建武元年(335)青岛地区政区隶属关系及治所遗址表
政区隶属 |
存续沿革 |
治所遗址方位 |
文献简注 |
青州 |
西晋末徙此,至清因之 |
青州市王府街区 |
《十六国疆域志》《谭图集》 |
北海郡 |
曹魏徙此,至前燕因之 |
潍坊市潍城区符山镇平寿村 |
《十六国疆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
胶东县 |
东汉置,至刘宋因之 |
平度市城区 |
《读史方舆纪要》《平度县志》 |
即墨县 |
秦置,至后魏因之 |
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 |
《嘉庆重修一统志》《平度县志》 |
高密郡 |
晋惠帝置,至南燕因之 |
高密市井沟镇前田庄东 |
《十六国疆域志》《高密县志》 |
黔陬县 |
西晋徙此,至北周因之 |
胶州市普集镇黔陬村 |
《读史方舆纪要》《胶州市志》 |
壮武县 |
西汉置,至南燕因之 |
即墨市蓝村镇古城村 |
《读史方舆纪要》《即墨县志》 |
东莱郡 |
西晋复置此,至南燕因之 |
莱州市城区 |
《十六国疆域志》《登州府志》 |
卢乡县 |
西汉置,至后魏因之 |
平度市灰埠镇城子村 |
《读史方舆纪要》《平度县志》 |
长广郡 |
西晋置,至刘宋因之 |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区古城子村 |
《十六国疆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
不其县 |
秦置,至后魏因之 |
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区古城子村 |
《嘉庆重修一统志》《即墨县志》 |
建武元年(335年)山东地区行政建置:
西晋灭亡后,最先统治山东地区的是后赵政权。东晋太兴元年(318年),匈奴族汉国丞相刘曜自立。在长安建立赵国,史称“前赵”。第二年,前赵将领石勒弑刘曜称赵王,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史称“后赵”。太兴四年(石勒三年,321年),石勒兵进山东,经七年征战,至咸和三年(石勒太和元年,328年)占领山东全境。咸和五年(石勒建平元年,330年),石勒称帝。后赵统治山东时间较短,政区基本沿袭西晋末年格局,其中青、兖、司、徐、冀、豫诸州地涉山东。部分州、郡变化如下:
青州,西晋末由临淄徙治广固城,后赵因之。西晋元康十年(300年)析城阳郡三县置平昌郡;永嘉元年(307年),析东莱郡置东牟郡,后赵因之;后赵建武元年(335年),新置祝阿郡。兖州,由廪丘移治鄄城。徐州,改兰陵郡曰武兴郡。
石勒死后,后赵亡于内乱,山东地区黄河以南各州、郡先后叛归东晋。后赵实际统治山东时间仅维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