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2021-12-04 来源:《山东省历史地图集(远古至清)-政区》


春秋时期青岛地区主要封国及都(邑)遗址表

名称及隶属

存续沿革

治所遗址方位

文献简注

鲁附庸

胶州市杜村镇赵家城献

《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九年》《莒县志》

封国

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北境

《春秋左传注·隐公三年》《青州府志》

即墨

或曰朱毛城,刘别都

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平度县志》

封国,灭于纪,齐邑

即墨市蓝村镇古城村

《春秋左传注·隐公元年》《即墨县志》

琅邪

齐邑、越都,秦汉县

胶南市琅琊镇夏河城村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胶南县志》

安陵

或曰安阳,齐邑

胶南市灵山卫街区

《史记·六国年表》《胶南县志》

春秋迁莒,战国灭于楚

莒县城区

《春秋左传注·隐公二年》《山东省志·文物志》

介根

或曰计斤,莒旧都邑

胶州市南关街城子村

《春秋左传注·隐公二年》《胶州市志》

东莱国都

龙口市兰高镇归城姜家村

《春秋左传注·襄公六年》《山东古国考》

或曰陲棠,莱、齐邑

平度市六村镇王家疃

《春秋左传注·襄公六年》《平度县志》

莱,齐邑

即墨市移风店镇古城村

《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五年》《即墨县志》


公元前770年至前475年山东地区主要诸侯国及都邑:

周平王元年(前770年),王室东迁,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周王室东迁后,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夏商以来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邦国制度,逐步向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国家行政架构过渡。

春秋初期,山东地区见之于文献记载的诸侯国多达五十多个。其中为数较多的主要有以鲁国为主的姬姓各国、以齐国为主的姜姓各国和以莒国为主的纪姓各国。在这些国家中,齐、鲁两国疆域最广、实力最强、影响最大。

周平王三年(齐庄公二十七年,前768年),齐国吞并了西部小国祝;周庄王七年(齐襄公八年,前690年),齐又吞灭了东面的大国纪,势力直达胶莱河附近。齐桓公继位之后,任用管仲为相,齐国力迅速强盛,从桓公二年(前684年)开始,先后兼并了周围的谭、遂、鄣、阳等小国,疆域面积由“地方三百六十里”迅速扩大到“方五百里”。桓公以后,齐国继续开疆拓土,至灵公十五年(前567年)灭莱,领土向东扩展到海滨。

鲁国初建时“封土不过百里”,后陆续吞并周边小国,并夺占了邾、莒、曹、宋等中等诸侯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疆域大致在东、西汶河流域及泗河中、上游地区,介乎于齐、莒、宋、卫之间。

至春秋中后期,伴随着频繁的兼并战争,各诸侯国兴起了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同时出现了与“邑”同义的地方行政区--“县”,史书往往将“城”“县”互称。随着疆域的拓展,县数也越设越多,如齐国即“有县三百”。

春秋时期的县,仍不同于后来郡县制时期的县:一是作为食邑赐给大夫,可以世袭与互换;二是幅员悬殊很大,大者灭一国为一县,小者只等于一个乡;三是在边境地区设置,具有军事重镇性质。至春秋后期,类似后世地方行政区划性质的县才开始确立,由各诸侯国君置官分守,食禄不食邑,临民不临土,流动不世袭。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兼并融合和迁徙更为频繁,国、邑(县)之间的领属关系极不稳定,今日之封国,明日即或为他国之邑、县,西周初期建立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行政架构已彻底瓦解。资料显示,国、邑(县)间之地缘政治关系渐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