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八年(352)青岛地区政区隶属关系及治所遗址表
政区隶属 | 存续沿革 | 治所遗址方位 | 文献依据 |
青州 | 西晋末徙此,至清因之 | 青州市王府街区 | 《东晋疆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
北海郡 | 曹魏迁此,至前燕因之 | 潍坊市潍城区符山镇平寿村 | 《东晋疆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
胶东县 | 东汉置,至刘宋因之 | 平度市城区 | 《读史方舆纪要》《平度县志》 |
即墨县 | 秦置,至后魏因之 | 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 | 《嘉庆重修一统志》《平度县志》 |
高密郡 | 晋惠帝置,至南燕因之 | 高密市井沟镇前田庄 | 《东晋疆域志》《高密县志》 |
黔陬县 | 西晋徙此,至北周因之 | 胶州市铺集镇黔陬村 | 《读史方舆纪要》《胶州市志》 |
壮武县 | 西汉置,至南燕因之 | 即墨区蓝村街道古城村 | 《读史方舆纪要》《即墨县志》 |
东莱郡 | 西晋复置,至南燕因之 | 莱州市城区 | 《东晋疆域志》《登州府志》 |
卢乡县 | 西汉置,至后魏因之 | 平度市新河镇城子村 | 《读史方舆纪要》《平度县志》 |
长广郡 | 西晋置,至刘宋因之 | 城阳区城阳街道古城子村 | 《东晋疆域志》《嘉庆重修一统志》 |
不其县 | 秦置,至后魏因之 | 城阳区城阳街道古城子村 | 《嘉庆重修一统志》《即墨县志》 |
永和八年(352年)山东地区行政建置:
东晋偏安江左百年间,数次试图恢复淮河以北地区,先后有“肇于永和,再振于太元,大启于义熙”等所谓“拓疆之举”。咸和八年(后赵建平四年,333年)石勒死后,诸子争位,后赵衰乱,统治瓦解,山东各地掀起一股回归东晋的浪潮。永和七年(351年),后赵将领段龛袭取广固城,割据青州,表示归附东晋,被东晋封为镇北将军。同年,后赵兖州刺史刘启,冉魏徐州刺史周成、兖州刺史魏统,也先后叛归东晋,山东黄河以南地区名义上又重归东晋领有。
咸康三年(337年),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建立“前燕”。永和八年(352年),前燕政权南下攻灭篡赵自立的冉闵,控有黄河以北中州、冀州属地,形成与东晋政权隔河对峙的局面。
东晋与前燕对峙期间,东晋辖区的青州东牟郡并入东莱郡、祝阿郡并入济南郡,徐州改武兴郡为兰陵郡。
前燕辖区的司州阳平郡改属中州,其他诸郡沿袭后赵。
光寿二年(东晋升平二年,358年),前燕势力渡过黄河,夺占东晋山东地区大部。至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失败,山东地区完全处于前燕统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