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 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胶东抗日根据地组织盲艺人成立胶东盲人抗日救国会。随后,在救国会、胶东文艺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盲艺人说唱艺术境界得以明显提高,常深入敌后宣传抗日,起到了鼓舞群众、瓦解敌人的作用。其间,北海剧团文艺工作者梁前光致力于各县大鼓唱腔精华的融会贯通,逐渐培育出一种新风格,被称为梁派大鼓。梁派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运用唱腔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抗战烽火锤炼了梁派大鼓的风骨,梁前光与传统大鼓艺人周德香、任福庭等一起改唱腔、编新词,以“北路”为基础,综合各地大鼓的特点,汲取了京剧、西河大鼓等的营养,并将胶东秧歌锣鼓点糅在“大鼓套”中,进一步丰富了胶东大鼓的音乐和表现力,创作了一批为抗战服务的新作品。1949年9月,梁前光随胶东文协(胶东文化工作协会)进入青岛。胶东文协负责人江枫等人致力于统合大鼓名称,考虑到各地大鼓的曲调、语言、演出形式大致相近,以及流传时间一致、流传区域均在胶东半岛等因素,遂将其正式定名为“胶东大鼓”。
胶东大鼓按照地域可分“北路”“东路”“南路”三派,以梁前光为代表的属“北路”。北路演唱特点是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用唱腔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胶东大鼓属于板式变化体,分上两句、一般上句落5、下句落1唱词为七字句或加三字头的十字句,较为规整。胶东大鼓主要演唱板式有鼓套、起腔、二板、平腔、落腔、悲腔、快板,归纳起来,分为大套和小套两种。胶东大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和唱来交代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胶东大鼓的钢板,称“天地板”,由两片不同形状钢片组成。一片为半月形,叫天板,使用时在上:一片呈长方形,叫地板,使用时在下。小圆鼓形扁而圆、牛皮绷面、漆为黑色,鼓边直径21厘米,高8厘米。胶东大鼓的书目较为丰富,有《紫金镯》《红灯记》等近百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