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航拍资料和海上作业的渔民反映,黄海中部出现大量绿藻——浒苔,不断向青岛近岸海域漂移。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奥帆赛场漂入浒苔,将影响比赛的顺利举行。如果处置不当,会使青岛市人民为筹备奥帆赛花费的7年多心血付之东流,而且会给北京奥运会造成较大的损失。青岛市领导对这一情况高度警觉,夏耕市长立即作出指示,责令市海洋与渔业局在第一时间启动浒苔清理应急预案。从5月31日开始,国家海洋局和驻青海洋单位利用船舶、飞机、卫星、雷达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视监测,准确预报奥帆赛场水质和浒苔抵达青岛近岸的时间以及分布漂移状况。
2008年7月4日,驻青部队官兵在进行浒苔清理 |
市政府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为主任委员、26名专家组成的科学应对浒苔灾害专家委员会,分设监测预警、围捞、处置、生态4个专业组集中有序地开展应急研究。多次召集驻青海洋科研单位跨学科专家研究会商,加强科学分析和预测,科技部紧急启动科技支撑计划应急专项“浒苔大规模暴发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应用”,并安排资金1500万元,对浒苔的生物学基础、生态过程、监测预警、科学打捞与清除、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等进行研究,为科学应对浒苔自然灾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2008年6月14日,大片的浒苔开始进入青岛近岸海域,覆盖面积不断扩大,青岛市启动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并迅速从有关区市征调渔船1500余艘,由8000余名渔民组成海上打捞队伍。打捞队伍统一指挥,分片包干,昼夜奋战,在奥帆赛场和附近海域开展浒苔清理。但浒苔面积继续扩大,分布面积达到1.3余万平方公里,奥帆赛场50平方公里海面的浒苔覆盖率达36.5%。6月17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根据事态发展,在一周内相继启动Ⅱ级、Ⅰ级应急响应。从启动Ⅲ级响应到完成处置任务,市政府先后召开17次专题会,下发7份指导性文件,对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任务果断作出决策。6月18日,市长夏耕报请山东省政府,请求组织协调日照、烟台对沿海漂浮浒苔进行监视,并采取有效清理和堵截措施。6月20日,夏耕与有关部门领导到海上查看浒苔分布和打捞情况,并在奥帆中心召开现场会议,研究解决方案。会议认为,就事态发展情况,仅靠青岛自身力量进行清理难度很大。为解决浒苔灾害,保证奥帆赛的顺利举办,夏耕现场与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通电话,请求国家海洋局给予支援。当日下午,受山东省省长委托,副省长李兆前飞抵青岛主持召开青岛海域浒苔情况分析协调会。22日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一行赶到青岛进行会商。6月23日上午,山东省政府在青岛召开浒苔清理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青岛市近海海域漂浮浒苔的处置工作。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飞、山东省副省长李兆前、青岛市副市长张元福等出席,来自全国海洋、教育、农业等系统的25名海洋专家参加会议。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奥帆赛场外设置隔离防线,把浒苔消除在青岛外海,是防控浒苔对青岛近岸影响的有效方法。
2008年6月26日、27日,青岛市奥帆赛场海域浒苔处置工作应急指挥部和山东省政府处置青岛奥帆赛场海域浒苔爆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相继成立。青岛市紧急部署、科学安排,组织沿海各区市船只、车辆投入近海打捞和岸边清理。同时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将实验成功的攻兜网(在船的两侧设置横杆,横杆下挂有网兜,打捞船开进密度较大的浒苔区域行驶时,底下的网兜就会兜住大量浒苔)、浮拖网、手抄网,陆续配备761艘打捞船。北海舰队和青岛警备区24艘水面舰只使用螺旋吸泵分离办法,成为“海上吸尘器”,每小时单舰打捞10吨浒苔(脱水),实现了由人工打捞向机械化打捞的转变,打捞效率提高了20~50倍。7月4日,山东省海洋渔业厅调度省内沿海地区紧急支援的920艘船只、近万名渔民陆续抵达青岛海域,在大公岛附近进行外围清理,有效阻截浒苔向近岸聚集。
2008年7月9日,姜大明现场指导青岛海域浒苔处置工作 |
在提高海上打捞效率的同时,省、市应急指挥部汇集多种方案,听取专家意见,针对浒苔随风而漂、随流而动的特点,调集各方力量研制出浒苔拦截流网墙,并确定在50平方公里奥帆赛场外围分别设置围油栏和固定流网,形成两道阻截浒苔向奥帆赛场冲击的防线。国家发改委协调中央企业紧急调集施工船、急需物资设备器材和油品供应。交通部紧急从辽宁、江苏、上海、广东等9省市援调了1.8万米围油栏。中海油、中石油、中船重工以及山东海事局、日照港、航务二公司等单位,组织500多名作业人员和100多艘船昼夜作业。7月11日,奥帆赛场50平方公里海域外围浒苔拦截流网成功合围,直线长达2万多米的流网与2.2万米的围油栏,形成了两道浒苔拦截屏障。
6月26日,针对岸边浒苔堆积严重的实际,为加快清运进度,成立以市建委为组长单位的市浒苔处置指挥部陆域工作组,全面负责浒苔陆域处置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立即行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面参与、全力以赴做好浒苔应急处置工作。同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通知,动员市级机关工作人员6月27日上午到前海一线清理浒苔。27日,青岛市干部群众、部队官兵、志愿者等社会各界1万余人对浒苔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打捞清理。市领导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在前海区域参加浒苔清理活动。驻青部队首长率3000名官兵开赴前海一线。根据浒苔分布情况,陆域组每天制定计划下达有关区政府,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城阳区政府先后组织上万人次增援前海。陆域组对外公布2部热线电话,24小时值守,每天接听志愿参与清苔的单位和个人电话近百次,其中既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学校、社会团体,也有驻青机构、志愿团体,既有国有单位,也有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全社会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当日,出动船只36艘、车辆300余台次,清理浒苔8563吨,运送浒苔1502吨。
6月28日,在第三海水浴场开进大型机械之后,利用海水退潮的时间进行作业,第六海水浴场自3米多高的堤坝到沙滩铺设了一条坡路,调集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到沙滩作业,之后太平湾、第二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雕塑园部分区域全部打通车辆通道,此举大大加快了浒苔清理速度。6月30日,召集12家大型企业部署落实浒苔清理,将团岛至石老人海水浴场划为12片区域,各企业分片包干、受领任务。7月1日,市南、崂山两区指挥部与企业进行对接,7月2日所有企业调集人力、机械开进“战场”,当日清理清运浒苔2.1万余吨,效率成倍提高,陆域浒苔清理压力得到缓解。
在处置浒苔自然灾害的紧要关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6月29日作出批示,要求研究应对措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作出批示,指示要尽快核实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浒苔处置工作。7月1日,胡锦涛再次批示:“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依靠科学、有效治理、扎实工作、务见成效。”同日,奥帆赛浒苔处置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省市领导姜异康、姜大明、阎启俊、夏耕等出席会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阎启俊在会上讲话,对青岛市浒苔处置工作作出部署。
青岛市区前海一线部分区域礁石遍布,机械作业难以发挥作用。在关键时刻,7月3日,济南军区某部6000余名官兵星夜兼程,机械化行军近200公里,从四个方向赶赴青岛,加入清理浒苔战斗。7月3~11日,沿海一线每天平均接近万名兵力参与战斗,最多的一天投入兵力达1万多人。部队官兵承担了自团岛湾至海洋极地世界、雕塑园一线17个点的人工清理浒苔任务,各参战部队将清浒任务作为战时状态,发扬“越艰苦越向前,越困难越勇敢,越危险越前冲”的战斗精神,提出了“但使齐鲁雄狮在,不叫浒苔近海岸”的响亮口号,全力抗击浒苔自然灾害。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科学调配兵力和装备。在任务较重的几天里,广大官兵从凌晨4点战斗到夜里9点,冒高温、顶酷暑,作业在齐腰深的“浒海”中,轻伤不下火线,做到了随到随清、日到日清。在各企业大型机械的配合下,陆域浒苔得到有效控制。
7月8日,工作人员进行浒苔清理海上卸载工作 |
7月4日,山东省交通厅迅速从济南、淄博、潍坊、枣庄、莱芜、日照、临沂、烟台、威海等9个地区调集221辆自卸车、25台装载机赶往青岛。在完成了青岛港8号码头等地的浒苔运输后,省交通浒苔抢险队伍又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交办最艰巨、最困难的四方区浒苔卸货堆场清运任务。四方区浒苔卸货堆场占地200多公顷,需抢运的浒苔近20万吨。为完成清运任务,总指挥部紧急下达调派令,要求正在其他作业地点进行浒苔抢险工作的队伍携带全部机械设备迅速投入到四方区浒苔卸货堆场开展工作;同时,紧急调派援军,要求东营、济宁、泰安、滨州、德州、聊城、菏泽7市迅速集结运输设备和施工机械,于7月9日12时前赶到青岛浒苔抢运现场。市交通委组建了应急指挥体系,开通了环胶州湾高速1~4号绿色通道,协调从青岛港区借道,提高了运输效率。市建委对全市建筑施工企业的自卸车、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摸底统计,要求各单位随时待命,做好加入战斗准备。市国资委协调海湾集团、青岛港、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4808厂、海润自来水公司、青岛发电厂、交运集团等企业抽调11台吊车分赴沙子口渔港、军港、小麦岛码头等地执行浒苔清理、作业船吊装任务。市公安交警部门专门制定了交通保障方案,针对运输浒苔车辆运行区域大多位于前海旅游一线,并且正值旅游旺季、交通压力较大的问题,对贵州路至东海路区域合理实施交通管制,禁止或限制无关车辆进入;施划东、中、西三条浒苔运输车辆专用路线,允许浒苔运输车辆借用公交车专用道通行,优先放行,确保了浒苔运输车辆畅通无阻。
在浒苔清理过程中,青岛市采用“大企业分片包干、大机械提高效率、大运量日产日清、全方位加强保障”的工作措施,调集全市和兄弟城市以及部队支援的运输装载车辆,组成1000台各种运输、装载车辆的运输车队和3000人的清运队伍,开辟37条专用通道,确保运输畅通无阻,大力提高浒苔转运效率。至8月底,累计清理浒苔76万吨。威海、烟台、日照、潍坊、东营等城市积极行动,全力投入到青岛近海的浒苔清理。烟台市日均出动车、船123台(艘),人员1820人,累计清理浒苔25.8万吨。威海市日均出动车、船110多台(艘),人员3100人,累计清理浒苔5.18万吨。日照市日均出动车、船70台(艘),人员477人,累计清理浒苔3474吨,有效缓解了青岛海域浒苔治理压力。全省交通系统1459名精兵强将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支援青岛,12天中,17支抢运队完成运输浒苔4923车次,车辆总行程达136万公里。驻鲁驻青部队共出动兵力12万人次、车辆4000台次、舰船300多艘次、飞机17架次,清理浒苔20多万吨。经过一个多月奋战,青岛在奥帆赛50平方公里及周边海域,成功布设了两道浒苔防护设施,并调集上千艘船只进行打捞,有效控制了浒苔对赛场的侵扰,取得了抗击浒苔自然灾害的“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