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15-02-06

青岛建置后的较长时期里,度量衡制度较为混乱,旧制、杂制、英制混杂使用。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权度标准方案》,规定推行标准制、市制,划一度量衡。1931年2月,市政府在社会局设度量衡检定所,对青岛市区及李村、九水、阴岛、薛家岛、水灵山岛等乡区进行度量衡检定管理。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该项工作中断。1946年7月16日,恢复建立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但度量衡制度依然处于混乱状态。

1949年10月,在市工商局设度量衡检定所,负责度量衡器具的检定和管理,取缔旧杂制,推行公制,全市度量衡制度日趋划一。1956年以后,在度量衡管理的基础上初建现代计量,开展包括长度、力学、温度、电学等方面的工业计量。1957年6月,青岛市度量衡检定所更名为青岛市计量检定所。1959年6 月起,青岛市开始标准化工作,同年10月,进行市制改革。1963年4月,青岛市计量检定所改组为青岛市计量标准局。1964年3月6日,制定全市统一的手用钢锯条质量标准,此为青岛市历史上第一个由地方标准化管理机构批准发布的地方标准。1967~1970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青岛市计量和标准化工作基本停顿。1971年以后,青岛市地方标准化工作逐步恢复,至1978年,青岛市共制定发布地方标准43个。

概  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标准、计量工作逐渐恢复和发展。1979年4月,开始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工作。

1980年7月,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标准计量管理局改设为青岛市标准计量局。同时,建立青岛市标准计量情报所和青岛市计量仪器供应站。198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颁布实施后,青岛市标准计量工作发展较快。1990 年,市标准计量局共检定计量器具263650台件,其中,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17675台件; 企业采用国际标准315项,企业标准备案286 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企业3064家,监督检验产品2085种,检验产品7336批次,合格率为68.9%。

1992年,青岛市标准计量局更名为青岛市技术监督局。1995年4月25日,青岛市技术监督稽查所成立。各区(市)先后建立专职技术监督执法机构。1998年1月,青岛市计量测试所加挂“青岛市公正行”的牌子,开始为社会提供公共计量服务。

2000年12月,由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担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检测职能划转到市技术监督局。2001年3月,青岛市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当年3月14日,更名为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机构,负责本行政辖区内质量技术监督综合管理和有关行政执法工作。

2005年,青岛市采用国际标准1735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企业1.21 万户,检验产品16472批次,合格为率92.03%;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立案查处1696起,查获物品货值10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