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主要生产经营指标
2012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0690万吨,同比(下同)增长9.3%。其中,外贸吞吐量28502万吨,增长8%,继续居中国大陆外贸口岸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1450.3万标准箱,增长11.4%;矿石吞吐量13250万吨,增长16.4%;石油吞吐量6539万吨,增长3.9%;煤炭吞吐量1707万吨,增长7.1%。安全靠离船舶35962艘次(其中长度为200米以上大型船舶7902艘次),增长12.7%。全港疏运量1.68亿吨,增长15%。其中,铁路疏运日均装车2475车,增长11%,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经营管理
推进“七大战役”(“五个平安、五个文明”攻坚战、装卸生产大会战、董家口建设阵地战、学习培训持久战、信息化建设升级战、财务管理中心战、关联产业突破战),加快“四大发展”(安全质量、经营绩效、创新发展、文化建设),增强“五个保障”(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动力保障、管理保障、人心保障),把握发展主动权。12月28日,实现年吞吐量40200万吨、集装箱1450万标准箱,提前3天完成年度目标。全年港口营业收入完成120.73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30.64亿元,同口径增长6.6%。各项绩效指标继续保持港口行业先进水平。上缴国家各项税费31.6亿元,增长2.2%。其中,上缴地税连续9年居全市首位,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连续5年居全市首位。
关联产业单位全年增收6.8亿元,增长23%,均实现盈利。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年该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及大企业、跨国大公司、大货主签约合资合作项目26个,投资总额455亿元。港口能源综合单耗5.13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该集团蝉联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企业500强、中国企业效益200佳。截至年底,青岛港有万吨级以上泊位63个,海上航线153条(其中外贸航线115条、国内航线38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03条,通航166个国家。
4月以来,引航站实现雾天安全引航、CAPE矿船减载靠泊老港区、吃水线19米以上大矿船频靠前湾港区、主航道通航30万吨满载大油船、董家口港CAPE船满载直靠等一系列新突破。9个月安全引领船舶1.76万余艘次,多引领大船470余艘,新增货源2800多万吨、集装箱53万标准箱。
各装卸公司开展生产大会战,通过不断选标、对标、夺标,全年刷新该集团、全国、世界级生产纪录265项次。8月9日,前港公司仅用28.5小时完成“恒盛”轮20.3万吨南非矿的接卸任务,单船卸率7122吨/小时,比原纪录提高11吨/小时,第十九次刷新铁矿石单船接卸世界效率;年内矿石接卸刷新世界纪录4次。前港公司干散货接卸量1.5亿吨,增长15.6%。油港公司进口油接卸量4335万吨,增长5.1%。董家口公司矿石接卸量3000万吨;港运公司市提突破600万吨;大港公司华能码头件杂货、内贸集装箱装卸实现新突破,集装箱中转量增长78.6%,内贸集装箱增长47%,集装箱大列增长15%。外轮理货公司实现信息发送及时率和准确率均99.8%,集装箱船舶“零时间签证”率100%,验残及时率100%,顾客满意度99.5以上。
该集团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和“安全生产月”、“质量月”活动,破解“五大难题”(确保职工安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缩短在港时间),通过416项重点创新成果提高安全水平。加强重点管理,严格过程控制,该集团5个重点单位、12个重点部位得到有效管控,设备“10S”精细化管理得到推进,组织全员带薪参加“五个平安”(政治平安、生产平安、治安平安、信访平安、消防交通平安)脱产大培训。
港口建设与科技兴港
建设改造
4月26日,青岛市正式把董家口72平方千米港区和面积50平方千米的物流园区交给青岛港集团开发建设。年内,董家口港区安放沉箱115个,建成大型深水泊位7个;孚宝、海湾码头和邮轮码头等五大泊位主体竣工,建成泊位11个,董家口港区达到1亿吨通过能力。创出单日堆场二灰垫层铺设1.61万平方米、单月完成堆场28.5万平方米的新纪录,港区堆场总面积累计达到201万平方米;新建商务中心路13千米,实现中心路全线贯通,港区环路形成。12月17日,用时不到7个月,490米长的老港区邮轮码头主体建设任务提前完工,具备超大型邮轮靠泊条件。青岛阜外医院心脏中心大楼提前6天完成14层主体建设。前湾港区航道改造工程和5~8泊位堆场地基处理正式开工,港口布局调整全面加快。
科技兴港
4月14日,青岛港集团召开第七届科技大会,对41名突出贡献人才、拔尖人才和57项突出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强港战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60条激励机制。落实各项激励机制,评聘岗位首席81人,装卸工116人新聘装卸工艺等级,优秀农民工540人与集团签订劳动合同,476人分获“青岛港功勋奖”、“装卸生产功臣奖”、“金牌基层带头人”等称号;发放奖金50多万元,奖励208名通过自学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7名取得第二技师证书的职工。年内,该集团聘任首席专家7人、中高级职称员工2034人、两级机关干部174人。举行该集团第二十四届技术大比武,举办“转型升级、创新成果”现场推进会两次,完成信息化重点项目80项。在全省港航系统第六届劳动技能竞赛上,该集团参赛职工获全部比赛项目前六名。
年内,该集团“诚纳四海”品牌入选山东省首届“十大企业文化品牌”,QPMP门座起重机获起重机械产品“山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现代港口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研究与实施”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DQL53.4200/5000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和“基于作业资源动态调配的集装箱码头智能配载研究与应用”项目分别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人才与精神文明建设
人才建设
推进人才强港战略。投入2000多万元举办全员大培训11期。其中,该集团6296名两级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6期,8438名技师、高级技师和装卸工艺师、技术工人参加5期。5~9月,举办年度考工晋级暨技能大赛,8438人参加65个工种243个级别的考级,有96名首次参加考工晋级的技术工人取得资格直接参加中级职业资格考试,有7人获专业工种大赛冠军,42人获专业工种大赛前六名;有2195名技术工人晋升技能等级,其中565人获高级职业资格证书、37人晋升为技师资格、5人晋升为高级技师资格。10~11月,7个专业工种327人参加“金蓝领”技师、高级技师的考前培训和应知应会及综合考试,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持续加强。年内,该集团与1718名职工续签劳动合同,857名农民工转为合同制。
精神文明建设
1月19日,中央六部委(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关于学习青岛港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经验的通知》,要求全国学习青岛港经验,并转发长篇调研报告《青岛港: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发展之路的成功探索》。2月24日,由中宣部、全国总工会、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编译局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青岛港的成功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向全国推广青岛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功经验。5月29日,由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举办的青岛港经验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专门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主持会议,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何建中等领导和专家先后在会上发言,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出席会议。6月6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头题刊发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的署名文章《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企业发展之路》,号召全国学习青岛港的经验和做法。
年内,该集团以青岛建港120周年为契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层层设立节约目标。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通过“民意直通车”,全年收到职工提案759条,解决“职工不满意的事”65项,征集“合理化建议”10779条。该集团两级机关陆续第二十四年开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通过举办第二十四届海港艺术节、编辑《岁月》画册、制作《雄关漫道》大型纪实专题片,开展纪念建港120周年系列活动。举行该集团第四十届职工运动会和第二十六届老年人运动会。该集团28名运动员代表青岛市300万名职工参加山东省第六届职工运动会,获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等3个第一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组织女职工参与全市“我奉献我最美”女性电视大赛,大港公司、前港公司、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3支团队获“最美团队”奖。青岛港先后获第七届“亚洲品牌500强”大奖、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诚信建设突出单位、山东省外经贸先进企业、山东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山东省理论大众化示范点等全国、省、市称号。该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获“改革之星——影响中国改革20年20人”、“亚洲品牌年度人物”大奖、2011~2012年“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十大人物”等称号。
(李海英 高建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