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2018-04-11

  

主要指标

截至2012年底,青岛市有规模会展场馆(企业)4座(个),室内展览面积20.7万平方米;展览企业和会展服务商31家。2012年,举办各类会展节庆活动215项,累计展览用展面积136.8万平方米;举办重点商业展50项、高端会议10项、地方特色节庆活动20项、赛事15项、市政府和省政府及国家部委举办的节庆活动9项。

所获荣誉

年内,青岛市被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评定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被第五届中国会议产业大会评为“2012年最佳绿色会议目的地城市”,被第三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周组委会、中国会议金海鸥大奖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魅力会议目的地”,被中国会展产业论坛组委会、全国会展评选活动办公室评定入选“中国十大会展名城”;青岛市会展业发展办公室被山东省贸促会、山东省会展业协会评为山东省会展工作先进单位,被市重大国际帆船赛事(节庆)活动组委会评为2011/2012克利伯环球赛青岛站赛突出贡献单位和第四届青岛国际帆船周突出贡献单位,被中外会展杂志社评为“优秀会展管理部门”。

主要举措

政策法规与服务管理

加强政策扶持与会展市场服务管理,规范市场秩序,依托联席会议制度,推进“一站式”服务。年内,市会展办编制《青岛市会展业招展引会产业指导目录》,组织11名本土专家召开青岛会展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进行研究评审。制订《重点展会项目评估决策办法及内部工作流程》、《重点会议、项目论坛跟踪管理督查办法》等系列细则、办法,提高会展行业管理服务工作的科学性、规范化。首次依据《青岛市会展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展会专项资金拨付,对符合条件的3个重点展览企业、9个品牌展会给予扶持资金883.15万元,对引进特色展会项目、提高企业办展积极性起到促进作用。

办展办会

市会展办围绕“调结构,转方式,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助推产业,创新突破”思路,推进会展业各项工作落实。举办中国临港经济高峰论坛、环球企业领袖青岛圆桌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青岛)研讨会等符合青岛市发展方向的高端会议。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协调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举办符合青岛产业特色的展会和节庆活动。第二十二届青岛国际啤酒节首次使用新场地,实现“全城欢动”,接待游客数量和消费啤酒量均创历届啤酒节之最;首次引进的山东(青岛)台湾名品博览会规模大、精品多,参观、采购者35.9万人次,成交额4.5亿美元。按照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加强市场培育,重点培育十大品牌展会(见下表)。

2012年青岛市培育的十大品牌展会

序号

展会名称

主(承)办单位

规 模

1

第二十二届青岛国际啤酒节

市政府

300万人次

2

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

市商务局

4万平方米、8万人次

3

山东(青岛)台湾名品博览会

市贸促会

35.9万人次

4

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暨青岛名牌产品展示周等系列活动

市经济信息化委

5

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

市发展改革委

3万平方米、2万人次

6

中国(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

市经济信息化委

3万人次

7

第一届中国山东(青岛)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市农委

25.3万人次

8

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

市工艺美术协会

2.4万平方米、2.5万人次

9

第十一届青岛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青岛嘉路博国际会展公司

10万平方米

10

中国经济50人论坛(青岛)研讨会

市发展改革委

场馆规划建设

青岛国际博览中心20万平方米场馆主体投入使用,完成周边道路、水电通讯、住宿餐饮、商务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年内开展招商引展和举办展览活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红岛国际会议中心,组织前期调研论证工作,起草《红岛国际会议中心选址报告》。市会展办协调启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扩建工程,按期完成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2.5万平方米新馆建设任务,推进“千万平米”项目,提升青岛会展业硬件档次,改善会展环境。

宣传推介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利用平面、视频、网络等媒体向国内外宣传、展示青岛。设计印制《青岛会展》宣传册在大型展会及全国性高层次会议上投放,青岛会议产业发展论坛与17家会议产业单位签署战略协议,对青岛会议产业进行专门对外推介和调研。开通“青岛会展微博”、“青岛市会展业联盟QQ群”,及时发布青岛会展动态,开展与参展商互动,提高办展效率,提升青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完善统计评估体系

年内,市会展办通过完善会展业统计评估体系,摸清青岛会展业发展状况,推动全市会展业科学、有序发展。5月,与国家统计局驻青岛城市调查队合作,立项建立《青岛市会展业统计评估体系方案》并完成课题前期调研工作。

(李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