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2018-03-10

国有资产结构运营与分析

资产运营

截至2012年底,青岛市有国有企业[汇编市直及区(市)所属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企业,下同]893户。其中,市直国有企业799户,内有监管企业559户、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240户;区(市)国有企业94户。国有企业资产总额5457亿元,所有者权益1685.2亿元,国有资产总额1317.81亿元。2012年,全市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营业)收入2215.53亿元,实现利润143.67亿元,上缴税金148.56亿元。

国有资产结构分析

资产总量构成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2700.32亿元,占总资产的49.48%;固定资产净额786.31亿元,占14.41%;在建工程372.98亿元,占6.83%;长期股权投资363.31亿元,占6.66%;无形资产238.87亿元,占4.38%;长期待摊费用等其他资产995.21亿元,占18.24%。

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 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中,实收资本499.71亿元,占所有者权益总额的29.65%;资本公积720.65亿元,占42.76%;少数股东权益145.24亿元,占8.62%;未分配利润233.66亿元,占13.87%;盈余公积77.44亿元,占4.6%;一般风险准备等其他权益8.5亿元,占0.5%。

资产总额分布结构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中,监管企业资产总额4224.54亿元,占77.42%;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454.27亿元,占8.32%;区(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778.19亿元,占14.26%;大型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595.83亿元,占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29.24%;中型企业资产总额2212.26亿元,占40.54%;小微型企业资产总额1648.91亿元,占30.22%。

国有资产总额分布结构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中,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848.69亿元,占64.4%;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国有资产总额133.93亿元,占10.16%;区(市)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335.19亿元,占25.44%;大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334.25亿元,占25.37%;中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422.80亿元,占32.08%;小微型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560.76亿元,占42.55%。

国有资产运营分析

销售收入构成 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15.53亿元。其中,监管企业实现1818.18亿元,占82.06%;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实现299.26亿元,占13.51%;区(市)国有企业实现98.09亿元,占4.43%。

利润总额构成 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43.67亿元。其中,监管企业实现132.85亿元,占92.47%;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实现7.68亿元,占5.34%;区(市)国有企业实现3.14亿元,占2.19%。

实际上缴税金构成 国有企业实际上缴税金148.56亿元。其中,监管企业上缴133.83亿元,占90.08%;政府部门管理企业及非监管企业上缴10.26亿元,占6.91%;区(市)国有企业实际上缴4.47亿元,占3.01%。

监管企业资产及运营状况

监管企业资产总额4224.5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8.8%;国有资产总额848.69亿元,增长13.28%;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738.19亿元,增长9.94%;利润总额132.86亿元,增长2.11%;上缴税金133.83亿元,增长14.1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5.97%。

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改革调整

政府投资公司调整重组 2012年,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制订政府投资公司资产重组方案,重新调整明确国信集团、城投集团、华通集团、交通发展集团等政府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和主业方向,实施资源聚集和业务整合。

市政公用类企业调整重组 市政府印发《关于组建青岛热电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青政字〔2012〕107号),将泰能集团、热电集团、开源集团等市属热电能源企业整合为热电能源集团;将海润自来水集团、城投集团污水处理企业整合重组为水务集团,打造投融资能力强、辐射范围广、服务水平高的新型市政公用服务平台,建设全域统筹的现代市政服务体系。

实施国有产权整合 转让饮料集团所持华东葡萄酒公司国有股权、中粮可口可乐饮料(山东)有限公司股权和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济南)有限公司股权,重点支持崂山矿泉水产业发展,推动国有资本向企业主业、产业链核心和价值链高端集中。

国有企业转型升级

国有企业搬迁改造升级 青岛港集团以建设“第四代港口”为目标,推进董家口港区建设,推动港口功能布局和结构转型升级,矿石码头和华通码头通用泊位建成投产,全年董家口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3000余万吨。海湾集团总投资80亿元实施董家口和平度新河“一南一北”两个园区建设。青钢集团总投资约180亿元在董家口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优特钢产业基地。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 海信集团发挥“技术立企”优势,深化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光模块、智能交通、手机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青啤公司着力打造啤酒生物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动中国啤酒研发向国际前沿发展。澳柯玛集团重点围绕家电、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重点行业进行新产品研发,有14个项目列入市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

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 市管企业开展“精细化生产”活动,加强成本费用控制,促进降本增效,实现企业管理提升。青钢集团吨材生产成本降低226.74元;海湾集团所属海晶化工集团吨蒸汽耗煤降低10千克;24家市管企业中有9家成本费用总额实现同比减少。

国有企业融资发展 城投集团发行17亿元市政项目建设债券,用于该集团承建的新冠高架路工程项目和补充公司运营;华通集团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用于青岛老城区企业搬迁一期项目和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泰能集团发行5亿元企业债券,用于城市燃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国信集团分别发行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5亿元、10亿元;城投集团发行首期5年期中期票据20亿元、短期融资券10亿元。

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引导企业匹配城市发展战略 市政府国资委印发《关于监管企业匹配市委市政府战略实施的通知》(青国资办〔2012〕12号),组织市管企业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匹配推动战略实施。政府投资公司按照“主业突出、管理现代、运行良好、带动力强”的要求,加快资源聚集和内部整合,国信集团组建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参与蓝色硅谷核心区开发建设。城投集团组建青岛红岛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红岛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和建设;组建青岛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全市农村新型社区土地开发整理。青岛港集团重组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根据市政府授权,开发建设与经营董家口港区。市政府组建国有企业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西海岸新区开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资本运作等。

推动企业实施战略合作 推动市管企业与中央企业、跨国大公司和大企业进行战略合作,青岛港集团与荷兰皇家孚宝集团、中远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加强董家口港区码头建设和港口物流合资合作。交运集团与中海油合作开展LNG清洁能源推广利用项目。青岛产交所与北京产交所实施战略合作,全面提升青岛产权交易市场平台功能。泰能集团与中石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共同投资开发青岛市天然气综合利用市场。华通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实施战略合作,在青岛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建设青岛产业园。通过在青召开的2012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会、在京举办的青岛市发展海洋经济恳谈会,青岛市与中央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0项。

推进企业承担的大项目建设 引导市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国信集团加快地铁项目建设,华通集团加快铁路青岛客运北站组团搬迁项目建设。市政集团、热电集团、交运集团、公交集团等参与青岛世园会园区周边道路、公交、给排水、供热、供气等配套工程建设。交运集团校车达到903部,服务学校200余所。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2012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国有投资公司风险管控的意见》,重点加强投资公司风险管控,建立完善项目分类管理,科学界定政府性项目与企业自营项目范围,实施项目分类考核,防范风险,提升投资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市政府国资委加强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推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决算管理和风险管控。

国有产权交易管理

市政府国资委转发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青岛市国有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意见,明确境外国有产权转让等涉及国有产权变动的事项由企业决定或者批准,企业负责完善境外企业治理结构,强化境外企业章程管理,优化境外国有产权配置,保障境外国有产权安全。截至年底,完成国有产权交易合同13个。其中,国有产权评估净值3.26亿元,实际成交价格3.46亿元,增值率6.13%。市管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依法入市交易率10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召开2012年度全市国有资本收益申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市管企业年度国有资本收益申报收缴工作。印发《关于收缴2012年度国有资本收益的通知》,组织市管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全年收取经营性收益2.9亿元、产权转让收入11.82亿元,入库金额14.72亿元。

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

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岛市国有(集体)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管理工作的意见》,创新完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增加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指标,加强行业对标考核,在全国率先将发展蓝色经济、自主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完成市政府目标任务、招商引资等工作与经营业绩考核挂钩,建立经济效益增量收益和超额税收增量激励机制;探索岗位分红权激励试点,加强企业负责人薪酬管控,关注低收入职工工资增长等,完善业绩考核与收入分配调控管理模式。专项审计稽查25户市管企业经营业绩,汇总形成2011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和薪酬建议。其中,20户非公用事业类企业实现利润107.4亿元,增长1.13%,较核定值增长58.17%。完成2012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审核备案工作,建立企业工资收入统计分析制度,实现收入分配调控全覆盖。创新企业收入分配调控管理机制,形成“五管”(管总额、管人均、管增幅、管差距、管本部)调控机制。完成青岛港集团等5户试点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审核备案及23户市管企业所属325户企业职工薪酬调查工作。

资产评估与稽查管理

年内,完成国有评估报告备案18项,涉及被评估单位166家、评估报告190份;评估后资产总额176.28亿元,评估增值26.22%;评估后净资产79.23亿元,评估增值89.37%。对重点项目评估报告实行专家评审,规范专家评审会组织程序,优化专家审核流程,发挥各领域专家的专业优势,提高评估报告质量。组织专家评审会25项(次)。其中,论证会2项、咨询会23项(次),提出评审意见759条。加强对企业评估业务的培训,指导市管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评估管理制度。对市管企业评估备案工作开展稽查,围绕评估制度建立、人员配备、机构执业质量等评价指标,抽查2011年各市管企业评估备案项目,增强企业对评估备案工作的责任意识,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外派监督工作

根据企业改革调整情况,对青钢集团、海信集团、青啤公司、国信集团、红星化工集团等企业监事会进行调整,撤销港投集团监事会,向世园集团、西海岸发展集团派驻监事会,保持对市管企业外派监督工作全覆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内控建设、风险控制情况为重点,组织开展2011年度监督检查工作,发现涉及企业财务风险、改革发展、资产效益、内部控制、产权管理、违规违纪等方面重大事项及问题121个,形成《2011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报告》。

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机关

创新监管服务模式

2012年,市政府国资委实施“六放一加强”监管模式(将实物资产转让、国有资产评估备案、企业内部国有产权无偿划转、投资核准备案、投资公司自营项目投资、企业境外资产管理等6个方面的权限下放到企业董事会,加强国有产权稽查和违法案件查处);根据《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部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施委托监管的意见(试行)》(青政发〔2012〕48号),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对西海岸发展集团实施委托监管;逐步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纳入集中统一监管,明确监管责任主体,落实责任事项,拓宽监管覆盖面。

深化服务基层活动

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开展“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到24家市管企业一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协调解决双星集团的贵州路5号厂区和麦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颐中汽车资产划转涉及资产确权和大额资产损失、动力机厂土地转让、纺织总公司转让3宗土地等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到胶州市铺集镇开展农村帮扶工作,完成村庄道路硬化、自来水工程、幼儿园等设施改造,建立生态养殖基地。

建设高效廉洁机关

市政府国资委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激情干事创一流”活动,加强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活动,加强责任意识。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提升机关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深化政民互动,促进机关服务意识提高和作风转变。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党建工作

2012年,市政府国资委组织实施国资委系统2011年度企业党建“强基工程”工作考核,引导和推进国资委系统企业党建基层基础工作和创先争优工作。印发《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在国资委系统党组织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深化国有企业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召开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在国资委系统评选产生先进基层党组织60个、优秀共产党员90人。印发《关于做好直属企业党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组织直属企业党委开展换届选举工作。

反腐倡廉建设

市政府国资委印发《青岛市政府国资委党委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围绕国资监管工作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围绕“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下同)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企业调整重组工作、新建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等重点环节开展效能监察,加强监督检查,推进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开展“恪守从政道德、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反腐倡廉教育举措。规范实施党务公开工作,公开党务信息64项。

企业文化建设

市政府国资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体系化。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评选表彰活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增强企业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制度,全年编印《企业文化建设专刊》4期。制发实施《2012年宣传思想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市政府国资委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

(高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