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公司
2018-04-01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概况

截至2012年底,该集团资产总额367.4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1.3%;负债总额231.75亿元,增长22.6%;净资产总额135.65亿元,增长19%。资产负债率63.08%。2012年,实现各项收入10.8亿元,增长17%;实现利润2亿元,增长23%。完成市政府国资委下达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任务和业绩考核指标。

推进工作中心“三个转变”

在发挥政府资源整合主体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向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方向转变 年内,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累计展览面积125万平方米,增长21.6%;拉动青岛经济发展69.61亿元,增长26.8%;对全市乃至全省经济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利用闲置资源加盟如家酒店,将闲置资源转化成新的经济效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隧道、人文隧道、科技隧道”理念,在青岛胶州湾隧道设计排水、设备节能等方面实现节能减排,单位千米耗能为同类城市海底隧道的21%。投入1000万元综合整治汇泉广场。

从单纯以项目投资建设为主向基于经济效益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并重的运作模式转变 该集团体育中心通过实施“阿米巴”经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77万元。青岛大剧院通过委托经营的管理模式,为市民奉献多场高质量演出,创建“青岛大剧院艺术节”和“崂山艺术讲堂”等公益文化品牌,开发“市民音乐会”、“周末艺术汇”等公益演出项目,为“文化青岛”建设搭建平台。

从单一制公司管理模式向集团化管理模式转变 按照“集团化、专业化、差异化、信息化”的要求,编制战略发展规划、职能战略规划和子公司经营战略规划;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开展资产结构化融资、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融资租赁等,全年实现融资89亿元,累计完成融资245.75亿元(不含为地铁项目签订的350亿元融资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经济好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制订完善70项规章制度和40多个管控流程,形成风险防范机制;开展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建立招聘模式和人才评估机制,引进各类专业人才400余人,逐步形成“高门槛,严程序,公开化”的选人用人机制。

推进三大主业建设

金融控股公司筹建和金融板块建设 报送设立金融发展公司的请示及组建方案,已经市政府国资委研究通过。作为第一大股东参与筹建青岛农商银行。推动完成青岛海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重组,全年实现300亿元的信托投资规模。完成中路交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申报工作,上报中国保监会。推进金融聚集区开发建设有关论证工作。

蓝色硅谷核心区开发建设 按照市政府对该集团在蓝色硅谷核心区开发建设中的定位要求,完成开发框架协议;11月,该集团与即墨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国信集团作为蓝色硅谷核心区内土地一级开发建设主体及投融资平台的地位;完成国信蓝色硅谷公司体系搭建,于12月完成工商注册并揭牌;启动核心区内重点项目建设及国家海洋实验室代建工作;完成规划展览馆场馆布展及调试;科学采用EPC(即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完成核心区道路建设项目的招标、合同签订及道路施工放线工作。

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地铁工程建设,贯通地铁3号线10个区间,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75%;8月,地铁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并于11月开工。7月,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参建单位进场施工。启动体育场维修改造工程,完成概算编制、安全检测、设计委托等工作。海天大酒店改扩建项目完成设计方案优化和可研、能评、环评中间报告,旧楼爆破拆除等准备工作。完成东方饭店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第二条海底隧道项目预可研工作报市发展改革委立项。

(闫斌)

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概况

截至2012年底,该集团账面资产总额144亿元;负债总额9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1亿元;净资产49亿元;资产负债率65.28%。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投资收益2.5亿元,利润总额8500万元(以上数据未含该集团控股的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获山东省档案管理二级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财务决算先进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十大慈善捐赠企业明星等称号12项。

重点项目

承担引进瑞典萨博汽车项目融资任务 2012年10月23~29日,该集团参加市政府考察团赴瑞典特鲁尔海坦市考察目标企业,年内完成项目调查和并购信息调研报告,与市财政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等研讨融资方案。

参与青岛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该集团承担其中的500万平方米。年内,该集团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赴成都、南京和大连等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与青岛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落实该项目土地问题。12月,该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合作的青岛产业园项目奠基仪式在青岛高新区举行,参与承担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项目建设启动。中国航天科工三院青岛产业园规划用地33.33公顷,分航天微电子产业基地、第三十五所华航信息产业基地、航天科技汽车电子产业基地等3个区域。

青岛市科技馆项目 年内,该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将原拟建于崂山区的青岛市科技馆项目改至青岛高新区的要求,开始进行该项目的重新选址工作。

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项目 年内,该集团为青岛铸造机械公司、青岛联创实业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支付搬迁垫资款1.2亿元、6490万元、1.5亿元。该集团所属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青微电器有限公司、青岛开世密封工业有限公司、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青岛联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均列入全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计划。

业务拓展

对外合作与产业结构调整 2012年1月5日,该集团所属青岛半导体研究所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第三十三所合资组建青岛航天半导体研究所有限公司;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青发展微电子产业;9月,该集团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年内,该集团档案物流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建库房3500平方米,与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等达成合作意向;8月,与台湾冠捷科技集团在青合作的LCM模组及液晶显示类项目批量生产,截至年底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与青岛泰能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青岛华通泰能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参股山东省天然气管网公司,投资连接泰安—青岛—威海的天然气管线项目,截至年底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与青岛丰裕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合资在黄岛区筹建的青岛丰裕大型注塑项目正式运营,开始按首批订单组织生产;利用参股企业——青岛阿尔卡特朗讯通信设备公司,推动阿朗中国创新研发基地项目落户青岛,完成项目前期论证、规划方案设计,争取到市政府的优惠政策;与日本合资的青岛森华达工装有限公司完成项目审批手续并挂牌成立;组团再赴德国VIC公司考察垃圾热解气化项目,推进市场调研、技术交流、商业计划书等工作;就除尘设备项目与德国尼欧迪克公司达成同比例增资协议。

房地产业与工业园区建设 完成即墨“华通·金融大厦”项目地上网点三层和主楼四层的施工,启动项目销售工作;黄岛“华通·唐岛七星”一期住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完成土地性质变更手续,取得土地使用证、建筑规划许可证,完成桩基施工;为2014年青岛市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配套建设的四星级酒店项目——“华通·世园度假村”,完成项目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等审批并开工建设。该集团位于莱西市姜山镇的华通高新装备产业园于9月奠基,该产业园规划面积70.33公顷;位于即墨市北安街道的华通益青北安工业园征地20.73公顷,完成4户企业征地程序及2户企业土地使用权手续办理。

股权债权及不良资产管理 年内,该集团收回在青岛密炼胶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款1497万元;出资7790万元收购中粮可口可乐(山东)有限公司20%股权;推动所辖青岛中山商城有限公司外资股东——香港希特国际贸易公司股权退出;推进所属青岛制革总厂改制;将所属青岛机械工业总公司持有的青岛新东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百利达钢丸有限公司的股权划至该集团。全年获非上市参股企业股权分红2520万元,清收债权和盘活资产1314万元。完成对民生银行青岛分行小企业风险补偿金的置换工作,争取到市财政拨付置换资金2535万元。

金融投资与服务

股权投资业务 年内,推动所辖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已投资的东莞丰裕项目的上市进程;联合山东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2亿元,溢价认购青岛出版传媒股份公司15%股份,其中该集团持股2600万股,占总股比例的6.5%;对秘鲁探矿项目投资800万元;对青岛中投融资租赁项目、夏庄生态园项目、邮轮项目等10余个项目跟踪论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下属青岛益青工艺制品厂赴柬埔寨投资建厂,总投资300万美元,完成市政府国资委、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审批和企业注册;下属青岛市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全年考察项目256个,完成调查与重点跟踪项目62个,实施投资项目6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蓝色经济、高端农业等产业领域。

金融服务业务 该集团下属青岛担保中心有限公司在市南区和城阳区分设分支机构,与市发展改革委组建“促进服务业发展融资基金”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获山东省先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青岛市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机构、青岛市融资担保行业先进单位称号,被推举为青岛市担保行业联盟主席单位和青岛市担保行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担保余额31亿元,资金业务完成总量约60亿元,提取的风险准备金总额近2亿元,为全市中小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超过1亿元。

银企合作和资本运作 年内,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为该集团编制《开发性金融支持华通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报告》,定制融资方案与该集团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4月,该集团与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发行用于老城区企业搬迁的7年期公司债券10亿元;全年出售股票1126万股,回笼资金6821万元,获上市公司分红3789万元;研究利用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以垃圾热解气化和合同能源管理等项目,向市发展改革委申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所辖服务业经营与管理 青岛华侨国际饭店(含侨汇商务酒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51万元、利润450万元;青岛中国旅行社通过国家4A级旅行社评审,获山东省诚信旅游示范单位、青岛市市南区服务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和“2012年品牌青岛旅游行业总评榜——最具创新力品牌”等称号,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近4000万元;青岛华通德嘉实业有限公司探讨工业项目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推动青岛绿友制馅有限公司入驻平度市南村华通工业园。

内控建设

年内,该集团编写《法律风险管控实用手册(2012)》,初步完成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引进和干部培养等用人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审制度,制定下发《华通集团财务管控制度》、《华通集团内部稽核管理办法》和《华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完善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制订华通集团国有产权管理、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等3个办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该集团与市政府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全年发布《安全生产简报》64期,全年自行组织检查和随上级部门专项检查48次。

(张贵波)

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业务概况

2012年,该集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在实现集团转型发展、服务全市城乡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集团获市级荣誉30余项。截至年底,总资产累计约430亿元。

推进战略转型

围绕市委市政府新一轮发展战略,将核心主业定位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两大板块,围绕新的工作重点。召开专题会议,分别就红岛区域开发、城乡社区建设投资、城乡社区建设融资担保、环胶州湾岸线整治、旅游、城市市政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市政资源整合以及集团股权调整等进行研究,与相关部门、区市进行对接,研究提出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反复多轮讨论形成较完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根据战略转型要求,对集团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规划。(1)重组青岛红岛开发建设集团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城联动、全域统筹”发展战略工作部署,与当地政府合力推进完成部分历史遗留土地补偿回收、区域地形测绘等基础性工作。区域总规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复,区域控规通过专家评审。(2)组建青岛城乡社区建设投资集团,推进城乡统筹建设。按照“政府资源+社会资本”的融资模式,重点推进社区产业配套、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社区建设等3项重点工作。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以及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运作,落实资本金来源。该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和青岛农商银行签署合计300亿元授信额度协议。先后与即墨、平度、莱西等3市政府签订合资组建二级投融资公司的合作协议。(3)依托置地公司组建环胶州湾发展集团。通过蓝海新港城(包括南岛、中岛、北岛)、四方欢乐滨海城、红岛、黄岛通用航空产业园、金银沙滩项目等,在环胶州湾区域形成多点规模布局。整合各重要节点项目规划,与高端旅游深度融合、统筹推进。

融资业务

市财力公益性项目融资 该集团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承接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58项,总投资概算403亿元,贷款合同金额246亿元;全年发放143亿元。其中,新冠高架路、金水路贯通等融资性项目48项。

银行融资 加强与商业银行合作,把握信贷投向,科学筹划、申报项目贷款,银行间接融资取得成效。

直接融资 2月,该公司发行企业债17亿元,成为全市首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发行市政债券的企业,在全国除直辖市以外的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中率先获AAA级最高信用评级。7月,利用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平台,发行短期融资券20亿元、中期票据30亿元,是全市企业利用该融资工具单次注册金额最大的融资业务;另获信托融资额度10亿元。全年该集团直接融资77亿元,资金到位52亿元。

工程建设

精品工程 年内,该集团加强各项目全过程管理和监督,高标准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其中,承建的市妇女儿童医院迁建项目被评定为国家优质工程奖,为该集团增添国家级荣誉;承建的市中心医院改扩建项目通过“泰山杯”工程评奖验收,实现优质工程质量目标。

路桥项目 8月,重庆路改造工程主线开工;大桥接线主线工程与青岛胶州湾大桥同步通车后,克服项目后期拆迁难度大等困难,完成各立交节点的通车任务;推进环湾大道后续工程、新冠高架路工程建设进程。

环保能源项目 年内,海泊河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北厂区开始试运行;李村河流域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推进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娄山河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和市环保局环评批复;海泊河中水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实现竣工验收。

拓展多元业务

旅游业务 1)发挥项目优势,加快旅游支撑性项目布局。年内,青岛奥帆中心获批国家开放口岸,为拓展邮轮经济打下基础;承办2011/2012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赛、极限系列帆船赛、青岛国际海洋节、青岛国际帆船周等节庆、赛事活动,发挥青岛奥帆中心对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推进胶州明山岭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黄岛金银沙滩项目进展顺利。(2)围绕“游、购、娱、吃、住、行”做好旅游业务。全年“蓝色畅想”演出197场,接待观众6万余人,独立完成年度升级改版;所辖剧场承接大型公关文化活动多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立全市首支专业化的民乐团、鼓乐团,多次承接大型演出活动;继续推进广告、博物馆、庆典等相关业务。所辖温泉度假酒店、洲际酒店均超年度经营目标。所辖轮渡公司加快海上旅游转型,开通青岛轮渡至竹岔岛快船旅游客运航线;将“蓝海明珠”海上游览项目纳入旅行社旅游线路,提高经济效益;推进300客位豪华旅游船(“蓝海珍珠”号)建造。所辖旅游汽车公司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市场经营情况良好。

环境能源、地产开发、教育、实业等相关业务 环境能源板块稳定运营,全年处理污水1.65亿吨。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A类标准,为环湾流域的总量减排和全市水环境改善发挥作用。房地产开发有序进行,“昌平馨园”、“宜昌馨园”项目实现交房,“海岸馨园”、“瑞海馨园”项目得到推进;世奥大厦项目土地置换工作前期工作和“蓝海新港城”项目总体方案设计得到推进。所辖教育公司完成年度考核目标,年内崂山新世纪学校招生满额完成;新世纪东天山幼儿园装修基本结束。社区实业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医疗保健中心开业;物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阳光怡居”项目加快相关手续办理。

完善管理机制

财务管理 按照年初提出的“保重点”工作要求,实行计划管理、及时调度、重点项目重点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制度建设 完善《资产管理办法》,拟订《固定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和《股权管理实施细则》,强化资产监管;拟订《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和《自营项目投资概算审批管理办法》,健全自营项目决策程序。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

审计与风险管控 严格跟踪审计,加强项目从立项到项目竣工结算的全程审计监督;拓展审计监督范围,加强专项审计,确保各项问题的监督落实。法律顾问人员参与项目论证、投资、开发的各环节,预先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 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以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16个项目为重点,抓好排查整改。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对2011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开展专项检查。

(鞠晶晶)

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概况

2012年,按照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加快董家口港区建设,支持青岛港转型发展、做大做强,建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第一大港的要求,青岛市政府国资委、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市董家口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签署《关于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管理协议》,青岛市政府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关于董家口港区授权开发建设与经营协议》,正式将董家口港区72平方千米土地委托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青岛港口投资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港投集团”)承担董家口港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融资等工作。

港区规划

港投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对港区各项规划进行修编。截至年底,港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及相关专项规划、管网综合规划均已取得技术成果,编制完成港区各专项规划及控规单元规划。供水、中石化LNG、供热、污水处理等项目规划得到落实、推进。

公共设施配套建设

港区海上基础设施先期启动的琅琊台湾作业区东、西防波堤完工并进行验收;董家口嘴作业区西防波堤二期工程主体完成;港区进港主航道(南航道)疏浚完成,完成航标布设,能够满足大型矿石船的进港要求;琅琊台湾作业区航道(北航道)完成。陆上基础设施的主要通道中心路、港区西护岸、临时查验设施和调度中心均完成;多条港区道路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或具备评审条件;疏港铁路(港内段)、疏港公路(港内段)、污水处理厂、公共化工管廊等前期工作取得进展;VTS雷达站(港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项目获市发展改革委批复。

(蓝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