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2018-04-11

  

旅游收入、旅客及其构成

2012年,青岛市实现旅游总收入807.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8.5%。其中,入境旅游收入8.25亿美元,增长19.6%;国内旅游收入755.5亿元,增长18.5%。接待旅游总人数5717.5万人次,增长12.7%。其中,入境游客127万人次,增长9.8%;国内游客5590.5万人次,增长12.8%。

加强政府主导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扩大居民消费先导产业,多次听取全市旅游工作情况汇报,就体制机制、主题形象等重要事项作出批示和部署;继续加强旅游产业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和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扶持奖励政策,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全市旅游系统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梳理确定“1357”(1个目标、3个转变、5项突破、7项重点)发展思路,明确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年内,青岛市作为全国唯一副省级试点城市,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连续两年居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榜首。

旅游规划与旅游产品

旅游规划

2012年,青岛市结合全市新一轮城市空间布局战略,修编《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构筑“三城两线”[“三城”包括西城、东城、北城。其中,西城以黄岛为片区,重在打造海滨度假集群;东城主要做精做美老城区,以崂山、即墨为片区打造东部度假集群;北城重在发展动漫娱乐等现代新兴旅游业态,同时发展好乡村游、生态游。“两线”:(1)以沿海一线为依托,做好“海”的文章,发展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争取在海岛游方面有所突破;(2)将“大沽河”创建成生态景观旅游带,并发挥其辐射带动周边作用,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强镇、强村]旅游发展布局。完成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修编;编制《青岛市邮轮经济发展规划》,确定依托青岛港将周边的小港、中港海岸区域整体开发为“国际邮轮城”的发展战略,确立邮轮经济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市旅游局配合相关部门和区(市)开展邮轮母港、森林公园、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凤凰岛旅游开发等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旅游资源普查专家评审会,由国家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人才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认为青岛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成果科学完整,技术规范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旅游产品

年内,重点实施“千万平米”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设施工程,丰富高端旅游产品体系,推进总投资1360亿元的81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其中,休闲度假项目26个,总投资713.5亿元,主要包括港中旅海泉湾、温泉国际会展度假城、锦绣江山国际旅游城等项目;文化旅游项目15个,总投资185.1亿元,主要包括海军博物馆改扩建、即墨古县衙修复、数字文化体验中心等项目;娱乐餐饮项目9个,总投资238.4亿元,主要包括蓝树谷青少年培训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二期、凤凰广场等项目;海洋旅游及基础配套项目3个,总投资4.8亿元,主要包括邮轮母港城、海上游船、崂山游客中心等项目;乡村生态旅游项目8个,总投资69.7亿元,主要包括大泽山综合开发、青石湾生态观光园、即发生态观光园等项目;星级酒店项目20个,总投资148.5亿元,主要包括索菲亚酒店、四季酒店、凯悦大酒店、尼斯酒店、雅高酒店等项目。截至年底,港中旅海泉湾一期等16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金沙滩希尔顿酒店等12个项目主体竣工,邮轮母港启动区等18个项目开工建设。“千万平米”建设工程累计投资到位资金275亿元;加强招商引资,引进胶南大珠山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到账外资300万美元、内资近1亿元。

旅游市场开发

举办大型国内外旅游活动

2012年,青岛市政府承办国内旅游交易会、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国际航协公路马拉松比赛等三大重点旅游节会活动。国内旅游交易会期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41个代表团2030个参展单位参会,参众11.5万人次,是历届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最具特色的旅游交易会。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期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和美国28个州、市旅游局及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会,围绕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合作、旅游市场营销的互助与共赢、为增加和互送客源提供更多便利、合作培养旅游人才等议题进行深入对话。国际航协公路马拉松比赛期间,美联航、德国汉莎航空、澳洲航空公司、荷兰皇家航空公司、香港港龙航空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世界知名航空公司的400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赛事活动加强青岛与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增进世界知名航空公司对青岛的了解。组织开展韩国游客高尔夫比赛、登山比赛,日本游客健步行等其他旅游活动。

国际旅游市场

年内,组织参加德国柏林国际旅游展、俄罗斯莫斯科国际旅游展和美国迈阿密邮轮展,赴南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旅游推介活动12次,分别与韩国大田广域市科学文化产业本部、韩国京畿道文化体育局、美国佐治亚州经济发展署、加拿大埃德蒙顿旅游局、加拿大贾士伯旅游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旅游协会、巴西巴中国际商会、墨西哥商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8项。举办2012年中韩帆船旅游推介活动,签署韩中城市帆船旅游推介活动战略合作协议书。结合中俄互办“旅游年”,重点推进俄罗斯市场开发,参加首届中俄国际旅游(北戴河)交易会,组织部分经营俄罗斯入境市场旅行社,市旅游局与哈尔滨市、黑河市当地经营俄罗斯游客入境的旅行社进行洽谈交流,达成合作意向。

国内旅游市场

年内,借助国内旅游交易会平台,加强青岛的旅游城市形象和旅游资源宣传展示,组织旅游企业集中销售青岛主打、特色、优惠旅游产品及线路,吸引大量国内游客到青观光旅游。针对冬季市场和重点客源城市,以“爱旅游·爱青岛”为主题,组织东北、西北、西南、中原、华中等5路促销团,分赴全国20个重点客源城市进行旅游推介和世园会专题推介,缩短青岛淡季旅游时间。组织开展“好客山东贺年会”和“‘爱旅游·爱青岛’好客山东休闲汇”活动,获最佳组织奖。推出具有青岛特色暑期旅游产品,组织相关人员随山东省旅游局参加北京、上海、广州“好客山东”暑期产品说明会。组织国内外旅行商和记者65批921人对青岛市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实地考察。

城市旅游品牌宣传

年内,初步确立青岛旅游主题形象标识及口号。开展青岛旅游宣传,采取“建立媒体战略联盟、整合区(市)宣传资源、参与省局捆绑营销”三大举措,通过投放广告宣传片、开设专版专栏、策划主题活动、组织媒体采风等多种形式,形成“从国内到海外,从央视媒体到本地媒体,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立体化宣传架构。根据青岛旅游产品特点和旅游季节,将全年宣传周期分为“心动冬季”、“浪漫婚庆”、“滨海度假”、“缤纷节会”、“崂山道教”和“商务会奖”等6个主题,制作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香港翡翠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连续投放,全年累计播放广告1000多次。

旅游业经营与管理

行业概况

截至2012年底,青岛市有旅游单位758家。其中,星级饭店154家(包括五星级9家、四星级31家);星级餐馆45家(包括五星级1家、四星级18家);A级旅游景区76家(包括5A级1家、4A级20家、3A级34家);旅行社383家(包括出境组团社27家)。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和游艇俱乐部3家。有导游1万余人。

优化旅游服务环境

按照“巩固应用、推广深化、转入常态、整体提升”原则,建立标准化长效机制,设立以监督管理处为框架的常设工作机构,继续选定50家旅游企业创建市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通过标准化提高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全市3家旅行社进入全国百强,其中招商国旅排名升至第二十一位。加强旅游环境秩序综合整治,集中开展“黑社野导”专项整治行动,做好全市前海旅游环境秩序集中整治和旺季旅游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国庆假日旅游期间,接待压力为历年之最,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实现“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旅游监察

全年组织检查旅行社828家(次)、星级酒店467家(次)、景区景点328家(次)、带团导游员1836人次,处理违规经营的旅行社1家、违规导游员220人;受理投诉1089件次,案件处结率100%,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62.3万元。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年内,市旅游局协调有关部门,开通西海岸旅游观光巴士2号线。继续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建成青岛汽车北站、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岛湾等12处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落实以奖促建、促营资金,全市累计有信息咨询中心22处,形成全域覆盖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完成旅游景区道路导向标识建设招标工作。对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的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扩容升级,新增国际会展中心、八大峡游轮码头等6处视频监控点。

依法行政

年内,市旅游局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52件。开展“行政程序年”活动,对照《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梳理、完善和规范该局各项行政程序,制订《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信息公开年”活动,集中清理本行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将清理结果在“青岛政务网”上公示。开展“政民沟通”等工作,通过“网络在线问政”、“行风在线”、“民生在线”、“向市民报告工作”等渠道,与市民举行沟通并解决问题200余个。

(朱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