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
2012年,该市面积1780平方千米;12月底,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有的17个镇、5个街道调整为7个镇、8个街道(内设6个中心社区),辖1028个行政村、113.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787.97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3%,总量和增幅居五市首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6.8亿元、417.7亿元和313.5亿元,分别增长3.1%、15.1%和15.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调整为7.2∶53.0∶39.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5.3亿元,增长24.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增长33.6%。税收总额57.1亿元,增长10.6%。金融系统存款余额512亿元、贷款余额396.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1.3%和19.2%;存贷款比77.4%。保险承保金额765.4亿元,实现保费收入5.7亿元,理赔支出金额2.3亿元。居山东省县域“十强”第七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十七位。
经济发展
农业 全年完成现价农林牧渔总产值95.6亿元,增长3%。其中,农业30.4亿元,林业0.4亿元,牧业20.8亿元,渔业34.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7亿元。粮食总产量54.7万吨,单产421千克;花生总产量8.1万吨,单产297千克;蔬菜总产量62.50万吨。肉类总产量7.41万吨,禽蛋总产量4.69万吨,奶类总产量4.6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9.79万吨,增长0.3%。其中,捕捞6.49万吨,海水养殖23.09万吨,淡水养殖0.2万吨。人工造林面积1263公顷;森林覆盖率33.8%,增长0.8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124.2万千瓦,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7万公顷,地膜覆盖面积2.2万公顷,农村用电量7.6亿千瓦时。有农村合作组织327个,累计入社农户3.2万个。
工业 完成工业总产值2174.3亿元,增长25.2%。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9家;完成总产值1953.7亿元,增长26.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9.6亿元;产品销售率97.2%,产品销售收入1910.6亿元,增长25.4%;实现利税203.3亿元,增长31.5%。青岛汽车产业新城8.5平方千米启动区实现“九通一平”,12个项目正式投产,16个项目开工建设,建设面积70万平方米。即发集团产值接近1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600亿元,被评为“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山东省最大的20.5万吨级散装船在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建成交付。
民营经济 截至年底,经工商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0.1万家、民营企业1.32万家,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0.4万人。民营经济税收39.6亿元,占该市税收的69.4%;民营经济投资290.5亿元,占该市规模以上投资的56.4%。
国内商贸与旅游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亿元,增长16.1%。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6.3亿元,增长20%;限额以下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5.1%。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41.4亿元,增长15.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2.9亿元,增长18%;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5%;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亿元,增长21.5%;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1.6亿元,增长3%。有专业批发市场28个;实现年成交额457亿元,增长7.2%。国际商贸城核心区正式奠基,推进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升级改造,家佳源商场建成营业,面积30万平方米的即墨百货城开工建设。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30.1万人,增长6.8%;实现旅游总收入58.1亿元,增长26.8%;旅游商品收入23.3亿元,占旅游总收入的40%;有星级宾馆、饭店9家,旅行社6个,旅行社门市部17个。
外向经济 新审批外资项目79个,其中新引进美国摩天三五等超过10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8个;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航工业集团等多家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签订非晶带材等6个重点项目。实际到账外资5.3亿美元,增长31.3%。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6亿美元,增长4%。其中,出口额37.9亿美元,增长5%;进口额9.7亿美元,增长0.7%。纺织服装出口额16.1亿美元,下降1.6%;机电产品出口额7.7亿美元,增长1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2799万美元,增长14.3%。分别实现对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出口额7.7亿美元、7.1亿美元、11.9亿美元和3.5亿美元,分别增长0.8%、2.4%、7.6%和6.2%。协同推进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建设,蓝色硅谷产业区“三城一区”(王村新城、金口新城、丁字湾新城,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基本完成,15平方千米王村新城建设启动。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一期项目建成,二期项目开工。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截至年底,建成区面积52.5平方千米,城市化水平达到60.1%,增长0.9个百分点。编制完成即墨蓝色新区24平方千米总体规划,推进核心区5.2平方千米配套设施建设。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26万吨,年供水总量7837万吨,用水普及率100%。天然气年供应总量4390万立方米,使用天然气28.6万人;液化气年供应总量7495吨,使用液化气25.7万人。城区用气普及率99.45%。集中供热面积710万平方米,增加6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668万平方米。新建110千伏变电站7座,日供电能力超过100万千瓦时。有城区公交车线路19条,运营长度258千米,运营车辆241辆,客运总量4807万人次,在山东省率先实现城乡客运公交化。城区道路总长度825.9千米、面积1142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311万平方米,桥梁56座,安装路灯的道路长度412千米,路灯1.53万盏。新增城区绿地183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265公顷,绿化覆盖率43.1%;园林绿地面积2203公顷;有公园5个,面积157公顷。市区环境空气全年优良天数347天,优良天数占比95.1%;新车发放环保标志1.93万枚,机动车参加环保定期检验5.34万辆;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达标率均100%,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100%;城区道路交通噪声为66.7分贝(A),区域环境噪声为52.4分贝(A)。
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 年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9%,增长1.9个百分点。全年专利申请量2290件,增长62.6%;专利授权量890件,增长64.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800件,增长362%;发明专利授权量33件,增长17.9%。有“中国名牌”产品7个、“山东名牌”产品57个、“青岛名牌”产品60个,有“中国驰名商标”16个(其中新增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51个、“青岛市著名商标”37个。
教育、体育 有各类学校240所,在校生13.8万人。其中,普通中学36所,在校生5.4万人;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5855人;小学172所,在校生7.7万人;特教中心1所。教职工总数1.22万人,其中教师1.07万人,师生比1∶13。幼儿园425所,在园幼儿3.9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高考一本线首次超过1000人。实施农村中小学取暖试点和“热饭”工程。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开工,招商银行财富管理学院、哈工大青岛科技园等高端项目相继落户该市。有各类运动场地12处、等级裁判员325人,向青岛市及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82人;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99.5%;年内,获国际比赛金牌3枚、国家级金牌1枚、省级金牌10枚,举办全民健身活动52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6.28万人。
文化 有柳腔剧团1个、市影剧院3个、科技文化服务中心23处、市博物馆1个、各类图书馆1057个,市图书馆藏书量26.5万册;全年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336件,获青岛市及以上各类奖励51项。有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均100%;数字电视用户30.8万个,其中城区13.4万个、农村17.4万个。
卫生 有各类卫生机构1037处。其中,医院16处,镇卫生院22处,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969处。有医疗床位498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05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52人,注册护士1652人。推行公立医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村级卫生室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和新农合门诊报销。
人口 全年出生9418人,人口出生率8.3‰,出生人口性别比108.9∶100;死亡9265人,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0.14‰。截至年底,户籍人口113.4万人,增长0.2%。其中,农业人口63.2万人,非农业人口50.2万人。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3.2亿元,比年初增长20.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2.85万元,比年初增加4856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6万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万元,增长12.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9万元,增长13.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0.1%,农村为37.9%。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分别为31.8平方米和31平方米。年内,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05起,死亡45人;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57人,下降2.7%。截至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分别达到22.4万人和22.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2.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56.1万人。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33个、床位3951张,收养各类人员1670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16万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411万元。“五保户”供养人数785人,补助金额362万元。该市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市、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市。
镇、街道等概况
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潮海街道)
党工委书记刘伟,管委主任王作召。
(详见第252页)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位于该市东部沿海,由陆域半岛、海域及岛屿组成;海岸线长33千米,面积108平方千米;辖48个行政村、4.7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5.26亿元、财政收入5627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内资8.5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20.5万吨散货船下水,该船入美国船级社。总投资43亿元的通裕重工项目落户即墨女岛船舶工业功能区。
管委主任毕安传,党工委书记王忠。
即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华山镇)
位于该市北部;面积105平方千米;辖50个行政村、4.5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0.30亿元、财政收入1.04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264万美元、内资11.7亿元,出口创汇1.04美元。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华山花果园和孙辛高效农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管委主任衣服坡,党工委书记李先尧。
通济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西部,是该市党政机关所在地;面积85.66平方千米;辖69个行政村、19.6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1.73亿元、财政收入10.8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内资12亿元,出口创汇6.3亿美元。有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和小商品城。
党工委书记朱克,主任胡振伟。
环秀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南部;面积29.1平方千米;辖38个行政村和6个居委会、5.80万人。2012年,完成第二产业增加值85.63亿元、财政收入3.17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4万元;实际到账外资3111万美元、内资7.7亿元,出口创汇3.97亿美元。是全国千强镇之一,“中国名牌”产品有“King King”蜡烛和“红领”西裤。
党工委书记王勇,主任修振爱。
北安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中北部;面积94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7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3.28亿元、财政收入1.24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900万美元、内资8.57亿元,出口创汇1.65亿美元。皮鞋、家电、针织服装等是支柱产业。
党工委书记李嘉坚,主任邱永伟。
龙山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东部;面积58.42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3.8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6.27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6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660万美元、内资10.6亿元,出口创汇1.60亿美元。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是支柱产业。
党工委书记慈有显,主任宋相桥。
龙泉街道(原龙泉镇)
位于该市城区东北;面积103.51平方千米;辖61个行政村、5.1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2.71亿元、财政收入1.02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300万美元、内资24.80亿元,出口创汇1.30亿美元。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青蒲绿茶经济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13.33公顷。
党工委书记于成刚,主任张克展。
鳌山卫街道(原鳌山卫镇)
位于该市东南沿海,全境属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面积108.94平方千米;辖63个行政村、5.27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8.14亿元、财政收入1.35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6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660万美元、内资13.6亿元,出口创汇1400万美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在该辖区奠基;“鳌福”绿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定,花卉苗木生产基地是青岛地区最大基地。
党工委书记孙福坚,主任孙绍杰。
温泉街道(原温泉镇)
位于该市东部沿海,全境属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面积110.34平方千米;辖53个行政村、5.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2.82亿元、财政收入3.13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1.3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4316万美元、内资22亿元,出口创汇1400万美元。辖区内的青岛国际博览中心承办山东国际汽车工业用品展和2012即墨服装工业季等3个专业会展。香根温泉度假酒店被评为“山东省绿色健康餐厅”。
党工委书记徐永全,主任刘玉辉。
田横镇(原王村镇)
位于该市东北部的王村半岛中心;面积76.88平方千米,海岸线8千米;辖35个行政村、3.9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19亿元、财政收入3002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30万美元、内资1.20亿元,出口创汇130万美元。支柱产业有建筑、针织、加工业等。
党委书记王新双,镇长王希海。
金口镇
位于该市东北部沿海;面积82.28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3.1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2.57亿元、财政收入4239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内资6.30亿元,出口创汇5400万美元。“金口”芹菜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沿海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规模为胶东半岛最大,获首批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称号。
党委书记孙公伟,镇长周遵贤。
灵山镇
位于该市北部;面积80.9平方千米;辖42个行政村、3.0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8.33亿元、财政收入326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08万美元、内资2.55亿元,出口创汇1900万美元。久和园牌黄粉虫鸡蛋和中姜牌瓜果蔬菜被评为青岛市“一村一品”公信优质品牌食品。
党委书记孙健,镇长于京海。
段泊岚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辖42个行政村、3.2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4亿元、财政收入3420万元、财政支出341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9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内资1.2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是全国闻名的“包装印刷之乡”。
党委书记朱崇昕(兼),镇长吴科业(兼)。
移风店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大沽河畔;面积121.3平方千米;辖66个行政村、5.7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8.92亿元、财政收入1382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7万元;实际利用内资8518.3万元,出口创汇906万美元。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镇和青岛市市控蔬菜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黄迪川,镇长王海刚。
蓝村镇
位于该市与胶州市、城阳区交界处;面积43.96平方千米;辖20个行政村、3.74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44.44亿元、财政收入1.37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306万美元、内资7.95亿元,出口创汇1.20亿美元。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轻工业协会联合授予蓝村中心社区“中国制鞋基地”称号,宽带铁基非晶带材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党委书记宋修强,镇长万吉慧。
大信镇
位于该市城区西部;面积42平方千米;辖32个行政村、27569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9.718亿元、财政收入9005.6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内资16亿元,出口创汇3.3亿美元。集装箱、轮胎、五金机电制造等是主导产业。
党委书记李德军,镇长高娃。
丰城中心社区(原丰城镇)
位于该市东北部沿海;海岸线36.5千米,面积151.3平方千米;辖42个行政村、5.2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1.07亿元、财政收入3149.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1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05万美元、内资3.20亿元,出口创汇710万美元。获“山东省最佳休闲乡镇”称号,雄崖所古城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村”。辖区有连接青岛、烟台的海即跨海大桥。
党工委书记江联军,主任宋雪峰。
店集中心社区(原店集镇)
位于该市与莱西市、莱阳市交界处;面积109.8平方千米;辖66个行政村、4.7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5.40亿元、财政收入3741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内资6.8亿元,出口创汇2750万美元。机械加工、铸造等是支柱产业。
党工委书记李移平,主任侯洪文。
刘家庄中心社区(原刘家庄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面积71.63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2.9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9.40亿元、财政收入2851.04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60万美元、内资3.67亿元,出口创汇9200万美元。建有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吕牌蔬菜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党工委书记史修伟,主任刘玉峰。
七级中心社区(原七级镇)
位于该市与平度市、胶州市交界处;面积67.3平方千米;辖34个行政村、3.5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5.12亿元、财政收入281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万元;实际利用内资7357万元,外贸进出口额130万美元。是青岛市主要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大欧村生产的鸟笼畅销国内外市场。
党工委书记邱兴,主任吕思龙。
南泉中心社区(原南泉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58.17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3.64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4亿元、财政收入921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内资8亿美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南泉物流聚集区是省级重点服务园区。
党工委书记王永洲,主任杨政。
普东中心社区(原普东镇)
位于该市中西部;面积90平方千米;辖48个行政村、4.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1.49亿元、财政收入58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38万元;实际利用内资6.5亿元,出口创汇4900万美元。有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等7个太阳能项目,初步形成从原料制备、设备生产、光伏组件、科普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集群。
党工委书记陆钧林,主任徐方娥。
(陈克瑜 周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