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
2018-04-04

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

2012年,该市面积1324平方千米。撤销马店镇、胶莱镇,设立新的胶莱镇;撤销胶北镇、北关街道,设立胶北街道;撤销九龙镇、云溪街道、营海街道,设立九龙街道;撤销胶西镇、杜村镇,设立新的胶西镇;撤销里岔镇、张应镇,设立新的里岔镇。辖6个镇、6个街道、80.9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754.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4%。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7.68亿元、418.85亿元、287.75亿元,分别增长3.3%、15.7%、13.3%;三次产业比例为6.3∶55.5∶3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7.3亿元,增长24.6%;实现税收收入57.3亿元,增长12.8%;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0617万元,增长25.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13198万元,增长11.4%。截至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414.21亿元,比年初增加68.01亿元,增长1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9.41亿元,比年初增加36.99亿元,增长17.4%。贷款余额324.86亿元,比年初增加86.38亿元,增长36.2%。

经济发展

农业 全年农林牧副渔业实现增加值47.68亿元,增长3.3%。粮食总产量51.2万吨,增长3%;水果总产量5.8万吨;蔬菜(不含果用瓜)总产量119.6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2.8万吨;肉类总产量5.92万吨,增长2.2%;牛、羊奶总产量2.56万吨,增长9.6%;禽蛋总产量3.10万吨,下降5.4%。完成造林面积1533公顷;森林覆盖率40.7%,增长0.1个百分点。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2万千瓦,增长3%;农用拖拉机23657台;地膜覆盖面积14433公顷。

工业 完成工业增加值418.85亿元,增长15.7%。该市8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798亿元,增长2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8%,增幅居十二区市首位;实现销售收入1681.9亿元,增长27.5%;实现利税198.3亿元,增长12.7%。规模以下工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增长1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8.4%。工业用电量192560万千瓦时,增长3.9%。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1.15亿元,增长14.9%;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60家。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7.75亿元,增长13.3%;完成投资135.5亿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23.31亿元,增长16.5%,分别比全国、青岛市高出2.2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实现16.29亿元,增长12.1%;零售业实现175.03亿元,增长15.4%;住宿业实现1.74亿元,增长13.4%;餐饮业实现30.25亿元,增长25.9%。

对外经济 实现外贸进出口额61.21亿美元,增长8.4%。其中,出口42.89亿美元,增长4%。批准外资项目102个(含增资);实际吸收到账外资5.3亿美元,增长38%;到账外资首次超过5亿美元。

城乡建设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27.3亿元,增长24.6%。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75.7亿元,农村完成投资190.2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1.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381.6亿元和135.5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9∶65.7∶32.4调整为1.9∶72.4∶25.7,第二产业投资比重继续上升。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13928万元,增长44.5%;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606.7万平方米,增长20.4%;新开工面积234.6万平方米,增长41.1%;商品房销售面积106.9万平方米,下降9.6%;商品房销售额56.8亿元,下降0.6%;商品房待售面积41.8万平方米,增长120.8%。交通运输业完成货运量9375万吨,增长11%;完成客运量9437万人次,增长10.6%。截至年底,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9.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6万个;移动电话用户100.72万个,其中小灵通用户5838个,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普及率12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5.33万个,增加24883个。

建成区面积46.3平方千米。城市全年实际用水量1533万吨,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743万吨、790万吨。全年供应天然气总量5552万立方米,城市气化率99.95%;累计供热面积754万平方米。全社会用电量258439万千瓦时,增长6.1%。其中,工业用电量192560万千瓦时,增长3.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4117万千瓦时,增长10.6%。有市区公共汽车线路27条、营运公交汽车546辆,有出租汽车238辆。道路总长度2246千米,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524.5千米。

全年空气质量按功能区达标率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3天,优良率99.18%。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1.0分贝(A),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3分贝(A)。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03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770公顷,公园绿地面积49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13平方米,有公园6个。

社会各项事业

教育 截至年底,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在校生近1万人。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教职工647人,在校生9969人。有普通中学27所,在校生42531人。其中,高中5所,教职工1452人,在校生14180人;初中22所,教职工2424人,在校生28351人。有小学87所,教职工3990人,在校生59213人;幼儿园464所,在园幼儿27334人。创新开办“教育民生在线”,为家长咨询、投诉、建议等搭建网络、短信、电话等3个平台。校园安全工作全面展开,为10个镇、街道配备标准校车115辆,完成中小学对外承包食堂的收回工作。

科技 年内,创山东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省级评审;通过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市验收,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市。建成中科昊泰院士工作站和青岛德固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家工作站。新认定山东省、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2家。孵化器建设开工面积10万平方米。申请专利1765件,增长172.4%;授权698件,增长37.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09件,授权33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青岛市创新型企业9家,应复审的4家高新技术企业全部通过复审。高新技术企业累计49家,组织申报青岛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项。

文体、卫生 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9处。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镇级综合文化站5处,新建公共电子阅览室57处。1月,选编胶州秧歌精品节目8个,代表中国赴意大利参加意大利中国文化年闭幕式暨“欢乐春节”活动,是胶州秧歌自2006年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来首次进行国际大型对外文化交流。5月,胶州秧歌随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团赴中国澳门参加第二十三届中国澳门艺术节。10月,胶州秧歌《喜洋洋》参加“2012年中国民族民间歌舞乐盛典”大型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是胶州秧歌首次参加全国性民族民间歌舞演出。

截至年底,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37处。其中,医院、卫生院28处,急救中心1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有医疗床位3724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97人,其中医生1293人、护士1647人。

召开胶州市第七届全民运动会;胶州市中云小学在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获第五名;2012年中国青岛少海“中洲杯”国际艺术滑水对抗赛和中塞国际篮球邀请赛在胶州市举行。该市体育中心项目投资3亿元。有电脑体育彩票销售点158个;销售额1.5亿元,增长25%。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8586元,增长12.5%;人均消费性支出16516元,增长9.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871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13939元,增长13.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883元,增长13.4%;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63787人,全年通过各种渠道安排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06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以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94221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295698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088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332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24726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1839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低保标准再次调整,城市每人每月420元,农村每人每年3000元。有各种收养性福利单位16个、床位2320张,供养1264人。

镇、街道概况

阜安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中心;面积12.9平方千米;辖10个村委会和18个居委会、7.9万人。建有阜安工业园,辖区有1000余家内资、民营企业,30家外资企业。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8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227元;合同利用外资0.7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3500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15亿元,实际利用内资9.6亿元。

党工委书记刘忠,主任周茂璠。

中云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西部;面积19.6平方千米;辖18个村委会和12个居委会、7.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6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3亿元、出口创汇1.2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万元;实际到账外资3367.3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24亿元,实际利用内资8.6亿元。

党工委书记周杰,主任夏绍辉。

胶北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辖68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6.12万人。2012年12月18日,撤销胶北镇、北关街道,以原胶北镇和原北关街道的行政区域设立胶北街道。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41.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亿元、出口创汇5.02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0元;实际到账外资5107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6.72亿元。

党工委书记马锦秀(12月任职),主任刘典涛(12月任职)。

三里河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南部,为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57.3平方千米;辖51个行政村和11个居委会、5.27万人。2012年12月18日,原九龙镇的20个行政村划归该街道。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4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2亿元、出口创汇2.2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68元;实际到账外资4278.5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8.7亿元。

党工委书记孙书全,主任姜从国。

胶东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东部;面积108.8平方千米;辖72个村和1个居委会、7.08万人。2012年12月18日,原北关街道的4个行政村、胶莱镇的15个行政村划归该街道。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16万元、出口创汇4.5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70元;实际到账外资3923万美元。青岛胶州大椒加工贸易区是全国最大的大椒产品集散地之一。

党工委书记张宗江,主任郭晓钟。

九龙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东南部,是胶州市唯一的沿海街道;面积196.5平方千米;辖84个村和5个居委会、7.6万人。2012年12月18日,撤销九龙镇、云溪街道、营海街道,以原九龙镇的30个行政村和原云溪街道、营海街道的行政区域设立该街道。2012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7亿元、出口创汇17.6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73元;实际到账外资12089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5.5亿元。

党工委书记刘涛(12月任职),主任靳从领(12月任职)。

李哥庄镇

位于该市东部;面积75平方千米;辖44个村(居)委会、1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3亿元、出口创汇3.6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万元;实际到账外资39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6亿元。是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制帽之乡、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十一五”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生态文明先进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制帽产业集群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党委书记李述献,镇长姜衍海。

胶莱镇

位于该市北部;面积155平方千米;辖103个行政村、7.2万人。2012年7月6日,原胶莱镇和马店镇撤销,合并成立新的胶莱镇;2012年12月18日,胶莱镇辖区15个村划归胶东街道。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53.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917万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928元;实际到账外资2057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1.89亿元。是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农业部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第一镇、青岛市菜篮子基地;是“秧歌之乡”、“象棋之乡”。

党委书记刘瑛(7月任职),镇长刘强(7月任职)。

胶西镇

位于该市西部;面积176平方千米;辖114个行政村、8.62万人。2012年12月18日,撤销原胶西镇、杜村镇,以原胶西镇、杜村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胶西镇。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5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出口创汇12288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3元;实际到账外资3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7.3亿元。

党委书记王勇(12月任职),镇长杨升金(12月任职)。

里岔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157平方千米;辖101个行政村、6.4万人。2012年12月18日,撤销原里岔镇、张应镇,以原里岔镇、张应镇行政区域设立新的里岔镇。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40.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878万元、出口创汇8942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1元;实际到账外资2880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5.18亿元。

党委书记贾泽荣(12月任职),镇长刘京明(12月任职)。

铺集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122平方千米;辖69个行政村、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6.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02万元、外贸出口8729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47元;合同利用外资31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40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3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8亿元。

党委书记秦玉峰,镇长李洪岭。

洋河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128.7平方千米;辖84个行政村,人口5.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88万元、出口创汇2980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71元;实际到账外资1036万美元;合同利用内资7.667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3亿元。洋河奶农合作协会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先进农民合作组织称号,被确定为全国50个示范协会之一。

党委书记李云峰(7月离职)、刘学(7月任职),镇长赵遵路。

(李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