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况
2012年,该市面积3176.24平方千米,辖26个镇、4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1789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137.79万人。完成生产总值70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0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53.45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61.97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比例为12.6∶50.2∶37.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37亿元,增长29.8%;地方财政支出53.88亿元,增长26.6%。完成税收收入33.04亿元,增长20.4%。实现民营经济税收24.5亿元,增长48.1%。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完成税收9.7亿元,增长8.3%。金融存款余额366.96亿元,比年初增长16.2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79.49亿元,比年初增加49.11亿元,增长21.32%。金融贷款余额174.52亿元,比年初增长16.02%。
经济发展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67万公顷,增长1.1%。粮食总产量164.1万吨,增长3.9%。其中,小麦74万吨,增长2.9%;玉米89.7万吨,增长4.8%。花生种植面积2.86万公顷,下降0.5%;总产量14.5万吨,增长0.9%。蔬菜(不含果用瓜)总产量233.9万吨,下降2%。水果总产量35.6万吨,增长4.8%。肉类总产量19.8万吨,其中猪肉8.3万吨、禽肉11.2万吨;牛、羊奶总产量2.7万吨;禽蛋总产量3.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1万吨。完成造林面积2388公顷。森林覆盖率31.83%,增长0.7%。农业机械总动力312.8万千瓦,增长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8.29千公顷。年内,平度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工业 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42.5亿元,增长1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373.6亿元,增长23.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11.5亿元,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345.5亿元,增长20.7%。实现工业利税154.1亿元,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129.1亿元,增长16.8%。实现工业利润99.0亿元,增长1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84.0亿元,增长14.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7%。该市城区板块、平南板块、平西板块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2家,完成产值73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7%,增长23.6%。四大特色产业(机械配件、食品加工、家电电子和特色化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家,完成产值920.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0%,增长26.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4.8亿元,增长25.8%;实现利税84.5亿元,增长19.5%。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87%。
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7.9亿元,增长22.8%。第一产业投资4.96亿元,第二产业投资356.2亿元,第三产业投资66.74亿元。城镇投资312.3亿元,增长29.7%;农村投资115.6亿元,增长5.9%。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07个。其中,新开工1亿元以上项目47个,增加19个;累计完成投资64.9亿元,增长40%,占投资总量的15.2%,全部纳入“青岛市亿元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统计监测平台”。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增长9%。销售商品房屋5386套、面积52.5万平方米。
国内贸易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2.6亿元,增长16.3%,其中,批发业34.1亿元,零售业182.9亿元,住宿餐饮业25.6亿元。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汽车零售额8.4亿元,增长26.3%;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5.3亿元,增长38.3%;金银珠宝类零售额9900万元,增长29.4%;服装、鞋帽、纺织品类零售额2.2亿元,增长11.2%;化妆品类零售额2600万元,增长40.5%。
对外经济 全年批准利用外资项目84个,合同外资额5.1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现外管局到账外资3.62亿美元,分别下降23%和增长55.5%、49.8%、43.4%。其中,引进超过1000万美元外资项目21个,平均投资额3576万美元。全年引进内资项目477个;实际利用内资168.3亿元,增长66.1%。其中,引进超过1亿元内资项目37个,平均投资额5.6亿元。与世界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经济贸易关系,出口产品15个大类1660余种,有自营进出口企业436家。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18.23亿美元,增长11.9%。其中,出口总值13.36亿美元,增长7.0%。机电产品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实现出口总值3.55亿美元,占出口总量的27.6%。
邮电、通讯 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4亿元,增长12.8%;电信业务总量2.31亿元,增长8.81%;订销报纸12.9万份,增长8.6%。截至年底,该市有固定电话用户23.4万个,其中城市用户5.98万个、农村用户17.42万个;有移动电话用户98.88万个。
旅游全年接待海外游客7.7万人次,增长37.5%;接待国内游客660万人次,增长230%。实现旅游收入51.6亿元,增长244%。截至年底,有A级旅游景区3处、星级住宿餐饮酒店4家。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 年内,完成专业规划22项、旧村改造等详细规划38项,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圣达商务中心主体工程封顶。人民路、泉州路等道路绿化、亮化,广州路、徐州路等道路整修改造全面竣工。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52%。新改建泉州路、广州路、福州路等21处景观绿化工程。有1项工程获“青岛杯”奖、2项工程被评为青岛市优质结构工程。
小城镇建设 对25个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编制42个社区规划。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22亿元,新增建筑面积41.46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增加6.57平方千米;小城镇详细规划覆盖率52%,青岛市重点镇详细规划覆盖率100%。南村、新河、蓼兰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同和街道被列为青岛市卫星镇,南村镇姜家埠村、白沙河街道尚河头村、大泽山镇尹家村被评为青岛市小康示范村。
交通运输 有公路里程494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97.78千米、国道82.05千米、省道415.57千米、县道362千米、乡道531千米、村道3357千米;沥青路面公路1585千米,水泥路面公路2075千米。沈海(同三)、荣潍(潍莱)、荣乌(威乌)、青新、新潍等5条高速公路通过该市。截至年底,有城区公共交通线路31条,运营车辆291辆;有各类线路班车453辆,客运出租汽车134辆。
环保 全年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57天,占97.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认证点位)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4分贝(A),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6.5分贝(A)。工业企业废水、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达标率均100%。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城市平均每天供水量5.2万吨,增长8.3%。全年实际用水量1443万吨,增长4%。其中,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为616万吨、712万吨。
社会各项事业
科学技术 全年鉴定科技成果6项,其中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2项、国内先进3项;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申报并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青岛市创新型企业6家、青岛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成立青岛市级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利申请量1437件,授权专利274项。
教育 截至年底,有学校216所、教职工1.27万人、在校生15.39万人。其中,高中5所,在校生2.22万人,增加780人;初中44所,在校生4.47万人,减少2100人;小学166所,在校生7.86万人,减少1900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8438人,增加89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100%。
文化 截至年底,有各类文化机构45处。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80余次。在地市级以上发表、参展、参演作品300余件。青岛市、平度市两级投资1230余万元,新改扩建标准化的村文化活动室615个,累计1785个。
卫生 截至年底,该市31个镇(街道、开发区)的村级卫生室开展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防保站,有114.91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有医疗机构1339处。其中,公立医院、卫生院31处(含妇保院),民营医院11处,厂企学校卫生室40处,个体诊所85处,村级一体化卫生所1164处。各类医疗机构有卫生技术人员3944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人员1334人;有医疗床位4101张。
体育 全年开展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20次,向青岛市以上体育部门输送体育后备人才44人。培养出国家二级运动员17人。获青岛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青岛市先进体育社团、青岛市体育产业调查先进单位等称号。
社会生活 全年新出生人口1.43万人,出生率10.37‰,增长1.92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23万人,死亡率8.93‰,增长0.5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44‰。城镇登记失业率1.37%,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9.83%。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3.73万人,统筹人数净增1.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2.02万人,建立大额医疗互补制度,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8万人,工伤保险人数9.05万人,生育保险人数6.8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2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8.37万人,领取养老金居民22.90万人。全市参加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万元,增长12.53%;人均消费性支出1.62万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万元,增长13.1%;人均消费性支出7581元,增长13.4%。全社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2万元,增长15.8%。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9万元,增长17%。
镇、街道等概况
城关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71.24平方千米;辖59个行政村(居委会)、9.6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7.08亿元、财政收入2.69亿元、财政支出98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万元。
党工委书记杜酉峰,主任王性韬。
李园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西部;面积74.47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和6个居委会、6.5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8.7亿元、财政收入2.41亿元、财政支出1.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2万元。
党工委书记刘宝刚,主任王东。
同和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南部;面积54.2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居委会)、5.2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9.3亿元、财政收入1.40亿元、财政支出83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万元。被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卫生镇、山东省小康乡镇、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党工委书记王富军,主任孙秀泽。
香店街道
位于该市城区东南部;面积22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居委会)、2.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1亿元、财政收入1.27亿元、财政支出67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
党工委书记栾庆晓,主任傅强。
新河镇(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位于该市西北部,北临渤海湾,是全省著名侨乡;面积75平方千米;辖32个行政村、2.24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2.82亿元、财政收入1878万元、财政支出22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万元。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位于该辖区,该基地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6个新增工业功能区之一,主要承接国内外化工项目和青岛市老城区化工企业转移,重点发展盐化工、硅化工、氟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学专用品,近期规划面积25平方千米,中长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千米。基地按照生态化工基地—综合性产业基地—产业新城的发展路径,集中创建化学工业区、物流商贸区、生活服务区(特色水城)三大功能区,构建优势突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文明的青岛西北产业新城。8月,该镇被确定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党工委书记姜文慎,镇长杨春光。
灰埠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面积117.87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9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0.4亿元、财政收入5607万元、财政支出20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万元。
党委书记孙建明。
麻兰镇
位于该市东南部;面积87.03平方千米;辖52个行政村、4.1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0.76亿元、财政收入4326万元、财政支出20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
党委书记万作平,镇长张永平。
大田镇
位于该市东北山区;面积148.7平方千米;辖61个行政村(居委会)、3.34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7.7亿元、财政收入825.7万元、财政支出136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省级森林公园”——大泽山林场位于该镇。
党委书记胡建光,镇长王尽舜。
郭庄镇
位于该市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辖36个行政村、3.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5.3亿元、财政收入1769万元、财政支出18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万元。
党委书记唐云莉,镇长夏英平。
崔召镇
位于该市东北部;面积109平方千米;辖55个行政村、3.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收入298万元、财政支出6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万元。境内桃花涧是平度市重点旅游开发区之一。
党委书记车玉杰,镇长于希宁。
店子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面积138平方千米;辖95个行政村(居委会)、5.30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3.51亿元、财政收入1106.5万元、财政支出174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05元。
党委书记孙坚,镇长王锡清。
祝沟镇
位于该市东北部;面积98平方千米;辖56个行政村(居委会)、3.4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9亿元、财政收入721.12万元、财政支出147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是“青岛市万亩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和“青岛市优质板栗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王连涛,镇长万俊菊。
长乐镇
位于该市西北部;面积57平方千米;辖46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1.67亿元、财政收入2110万元、财政支出1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万元。
党委书记朱春雷,镇长于钦彬。
古岘镇
位于该市东南部;面积80.83平方千米;辖4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4.63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1.68亿元、财政收入828.7万元、财政支出199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0万元。是国家级“万亩蔬菜无公害生产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曲山墓群和即墨故城遗址位于该镇。
党委书记邓伟玉,镇长陈鹏程。
旧店镇
位于该市与莱西市、莱州市交界处;面积149.5平方千米;辖61个行政村(居委会)、3.6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5.8亿元、财政收入2708万元、财政支出2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是山东省著名“黄金之乡”、“优质果品基地”和“青岛市无公害果品基地”。
党委书记赵旭军,镇长侯岳珍。
白埠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165平方千米;辖87个行政村(居委会)、5.54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9.87亿元、财政收入1309.5万元、财政支出177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万元。
党委书记陈玉波,镇长张洪旭。
张舍镇
位于该市西部;面积130平方千米;辖60个行政村(居委会)、4.1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8.5亿元、财政收入339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万元。辖区内石墨资源储量占中国石墨矿物总储量的30%,占山东省储量的58%。
党委书记张志忠,镇长杨海波。
云山镇
位于该市东部;面积154.4平方千米;辖74个行政村、5.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49.4亿元、财政收入3462.9万元、财政支出246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万元。平度新八景之一的“云山烟波”位于该镇。
党委书记夏有军,镇长张海波。
兰底镇
位于该市南端;面积128.7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7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9.9亿元、财政收入2247.8万元、财政支出24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万元。
党委书记谢劲光,镇长赵洋。
万家镇
位于该市南部;面积139平方千米;辖91个行政村、4.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亿元、财政收入16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万元。
党委书记刘东生。
蓼兰镇
位于该市南部;面积102.4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居委会)、4.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1.7亿元、财政收入2445万元、财政支出17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9万元。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示范镇、山东省双文明建设“明星镇”、青岛市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全国“锅炉生产之乡”。
党委书记张瑜辉,镇长高明江。
马戈庄镇
位于该市最西端;面积73.5平方千米;辖34个行政村、2.98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7.26亿元、财政收入1030.75万元、财政支出700.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万元。
党委书记张树林,镇长万清华。
南村镇
位于该市东南部;面积109.41平方千米;辖53个行政村(居委会)、6.21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43.16亿元、财政收入1.63亿元、财政支出98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万元。8月,该镇被确定为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
党委书记徐广举,镇长万昌海。
崔家集镇
位于该市西南部;面积132.41平方千米;辖85个行政村、5.2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1.29亿元、财政收入1620万元、财政支出18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3万元。有青岛市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处,基地内产的西红柿和芹菜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食品”;有青岛市农科院有机蔬菜试验基地1处;申请注册“胶莱”蔬菜商标,“胶莱”西红柿畅销全国各地并远销俄罗斯、欧盟、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党委书记金海龙,镇长刘凯森。
大泽山镇
位于该市北端;面积94平方千米;辖34个行政村(居委会)、3.5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5.7亿元、财政收入1210万元、财政支出185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葡萄之乡”,山东省风景名胜区、青岛市十佳风景区——大泽山风景区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天柱山“魏碑”、东岳石遗址位于该镇。
党委书记官祥斌,镇长邢德相。
门村镇
位于该市西部;面积87.71平方千米;辖60个行政村、4.03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6.16亿元、财政收入18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
党委书记石德涛,镇长郭竹圣。
明村镇
位于该市西部;面积173平方千米;辖81个行政村、5.76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31.58亿元、财政收入3459.14万元、财政支出263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万元。该镇大黄埠村的西瓜、“樱桃西红柿”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自2006年起每年举办“西瓜节”。
党委书记王彬堂,镇长肖永文。
田庄镇
位于该市西部;面积82.03平方千米;辖33个行政村、3.15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4.2亿元、财政收入1706万元、财政支出12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万元。
党委书记王文涛,镇长崔永梅。
张戈庄镇
位于该市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辖65个行政村(居委会)、4.89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20.44亿元、财政收入3650万元、财政支出1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万元。
党委书记高鹏绪,镇长钟文格。
仁兆镇
位于该市东南部;面积119.15平方千米;辖91个行政村、7.07万人。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56亿元、财政收入2307万元、财政支出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万元。是“青岛蔬菜之乡”、“青岛市菜篮子工程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党委书记柴生华,镇长孙广林。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
管委主任杨钊贤,党工委书记刘忠锐。
(详见第253页)
(陶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