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文化环保城市”建设
2012年,青岛市围绕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不断加强和创新文化市场管理,实施以建设“文化环保城市”为目标的文化执法“1711”基本工作思路\[“1”:建设全国“文化环保城市”;“7”:实施出版物市场净化、正版普及、“阳光网吧”、文明娱乐、高雅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和健康影视等七大工程;“11”:突出抓好封堵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治理打击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等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打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及各类非法广告,查处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及超时经营,规范演艺、娱乐场所,规范美术品、艺术品市场,打击非法挖掘、盗窃、贩卖、破坏文物,治理非法安装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治理查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违法违规视频、视听及广告,清理整治“黑网吧”、“黑印刷(复制)”、“黑出版(发行)”、“黑娱乐场所”等11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维护了全市的文化安全,取得明显成效。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
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措施,基本实现体制、工作、队伍、装备、制度、执法、服务、保障等8个方面的规范化。
理顺体制 推进文化综合执法改革,各区市均组建了独立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确保机构、人员、措施和经费到位,形成市、区(市)一体、上下联动的工作体制。
完善机制 以“市长令”颁布《青岛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青岛市成为副省级城市中首个拥有文化执法法律规章的城市,为开展文化综合执法工作提供了法规保障。
建立完善监管执法规范和经营服务规范 制订出台《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监管执法规范》等18个文化领域的监管执法规范以及《娱乐场所经营服务规范指导意见》等4个主要文化经营领域的指导意见,有效规范了执法行为,加强了行业自律。
技术监控平台投入运行 建成集文化执法办案、监控指挥调度、文化市场各领域实时监控和信息交流共享及业务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执法技术监控平台,提高了文化执法工作效能。
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 年内,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会在青召开,推广“青岛经验”,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标”要求。1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对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专题报道。
主要工作
“扫黄打非”与出版物市场管理执法
2012年,青岛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局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为目标,以强化日常监管为基础,以开展专项行动为载体,封堵查缴非法出版物,打击侵权盗版和传播淫秽色情活动,整治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行业秩序,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68万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57万家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63.42万件,取缔各类无证照经营摊点442个、印刷复制企业2家,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427起,判决涉及“扫黄打非”刑事案件105起(118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受理并查处群众举报456起(查处率100%)。其中,组织开展“扫黄打非·雷霆”行动,查办各类侵权盗版案件160起;开展集贸市场非法经营文化产品专项整治,净化了市场环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集中整治民营医院散发非法内刊行为,查处非法设立的《山东商报》、《即墨风尚》工作站等案件2起,规范了报刊出版经营秩序。修订发布新的“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举报奖励办法,扩大举报范围,提高奖励金额,调动群众参与“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市文化市场执法局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
版权保护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组织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的“剑网”行动和计算机软件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对市区内大型网站实施实地监管70余次、网上监管300余次,制止违规行为7次,有效遏制了网上侵权行为。多次组织人员检查大型电脑卖场销售裸机的违规经营行为,打击计算机预装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
查办大案要案 查办向国外邮寄侵权盗版音像制品案、教育系统计算机软件非法预装案等各类投诉案件140余起。其中,“五一○”特大网络侵犯著作权案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被国家版权局、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
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 继全面完成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整改任务和基本完成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之后,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按照分行业、分类型、有重点的推进方式,选择有关行业及园区,在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企业逐步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组织向企事业单位免费赠送正版设计软件3万余套。
版权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年内,市文化市场执法局获全国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唯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版权保护金奖,被国家版权局再次授予查处侵权盗版有功集体一等奖。
网吧、演艺、娱乐、文物保护等领域综合整治
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 市文化市场执法局组织开展网吧市场、动漫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无证照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娱乐场所噪音专项整治和“为中高考学生送安静”活动。
加大查处力度 查处网吧、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案件95起,联合查处无证电子游戏厅、娱乐场所等21家。
创新管理方式 实施网吧分级管理,重点对等次较低的网吧加大检查力度,对所有网吧分别建立管理信用档案,将有违规记录的网吧列入“黑名单”实施重点监控。建立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信息通报制度,逐步构建部门之间、区市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未成年人权益综合防范保护体系。组织成立网络文化市场协会、网吧爱心联盟,开展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开展“文物保护进军营”宣传活动,确保军队营区内文物安全。组织编印《青岛文化遗产概览》。
文化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受到表彰 年内,市文化市场执法局获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先进集体称号;为青岛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获全国第三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全国第一名做出贡献,市文化市场执法局被市文明委命名为全市仅有的两个突出贡献单位之一。
整治卫星电视及网络传播秩序
开展“网络共享”设备专项整治 年内,以市区电子信息城、软件园和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电器市场为重点,查获各类非法网络共享设施及电视棒等违法设备3879余套,净化了广播影视市场环境。
打击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卫星设施行为 重点查处市内电子市场及郊区集贸市场非法销售卫星设施摊点,开展创建“四无”(无生产、无销售、无安装、无使用,下同)小区和“四无”区市活动。年内,治理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小区24个,拆除没收非法设施3078套。对未经许可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的单位进行检查,对个别单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或进行行政处罚。
加强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 对全市30余家备案网站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情况进行排查,督促8家网站屏蔽视听传播业务,对12家违规网站进行限期整改,对有关网站违规传播视听节目进行查处。
查处部分播出机构广告播放违规行为 对五市广播电视台超时播放商业电视广告、游动字幕、“挂角”等形式播放广告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宣传教育
年内,以“做岛城文化卫士,建文化环保城市”为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文化环保行”系列宣传活动,通过集中销毁非法文化产品、开展知识竞赛、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品、组织记者集中采访、举办电视论坛等多种方式,促进“文化执法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及群众关注、支持和参与文化市场管理,提升全社会文化法律意识。发挥媒体作用,及时曝光文化市场典型案件,强化警示教育,加强正面宣传,通过“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问政”等相关访谈活动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