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
2017-07-0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路网体系建设

2015年,青岛市重庆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收尾工作,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福州路打通工程(黑龙江路—台柳路)提前近半年实现通车;7月,新冠高架路工程实现通车,地面道路等附属工程加快推进;实施道路微改工程13处,路网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2015年,全市43个市级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约412.7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601.78万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85亿元,开工建设配套学校3所、竣工1所,开工建设幼儿园5所、竣工2所,建设道路和给排水及绿化项目33个、竣工18个。完成第二体育场、当代广场、妇女儿童医院二期、崂山风景名胜区服务中心、万象城、永年路等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约5000个。市区供热建设累计开工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80%。

空间开发研究

2015年,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管廊工程建设,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启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课题研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办法制定和建设技术导则编制工作。推进市体育中心、南京路、澳门路等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完成市区地下管线普查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累计普查市区市政道路内埋设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约9200余千米,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三维展示系统、浏览查询系统。

园林绿化建设

2015年,建立浮山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遵循属地化原则,加快推进浮山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推进“区建市助”道路绿篱整治和桥下空间整治工程,全市增设绿篱7.6万延米,完成桥下空间绿化面积4.1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城市裸露土地绿化工作,实施裸露土地绿化91处、绿化面积139公顷,栽植乔灌木258.24万株、地被53.62万平方米。

环湾流域污染治理

2015年,组织开展中心城区三大流域中11条河道截污治理,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各河道累积清淤约35万立方米,建设截污管(渠)14千米,整治排污口和污染点源110处,修筑护岸10千米,建设蓄水坝16座、挡潮闸1座。完成楼山河污水厂改扩建工程,已通水试运行;按计划推进李村河污水厂4.5万吨/日改扩建工程、杭州支路第五泵站改扩建工程。建设改造排水管网25千米。

建筑节能工作

2015年,完成新建节能建筑2080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居住建筑改造350万平方米,完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05万平方米,落实公共建筑能耗监测项目101个,新增绿色建筑200万平方米,青岛市被确定为全国“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8个试点城市之一。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1423万吨,同比(下同)增长45%,推进500万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建设。推进城市“禁现”(禁止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工作,预拌砂浆使用量98万吨,增长9%。

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5年,出台《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全市城镇化发展路径、目标和战略任务。加快13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示范镇建设,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开工或扩建产业发展项目63个、总投资13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86个、总投资48亿元。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崂山区青山渔村、即墨市雄崖所、凤凰村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即墨市李家周疃、莱西市西三都河、黄岛区西寺村、胶州市玉皇庙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2015年,召开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会议,出台《青岛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青岛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考核办法》《青岛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问责办法》等文件。开展“万村洁净行动”,全市所有村庄的集存垃圾清理完毕,清运生活垃圾200余万吨,开工建设镇村垃圾中转站32个,配套垃圾清运车、压缩车569辆,配置保洁员2.49万人。黄岛区、平度市、莱西市通过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认证。(张明亮)

建筑业与勘察设计业

建筑业

概况  2015年,青岛市建筑业完成产值1486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2.6%;实现增加值486.83亿元,增长8.9%;施工面积13082万平方米,增长3.5%;竣工面积2223万平方米,下降8.5%;新开工面积3827万平方米,增长13.9%。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建筑业施工企业1226家,其中总承包企业338家、专业承包企业464家、劳务企业424家。

建筑市场管理  2015年,注重实施创新引导,通过推行微信管理平台,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监督调度“现场直播”、隐患整改“阳光运行”、信息沟通“无缝对接”,推进各方主体及时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制订出台《加快推进已获土地项目服务工作方案》,打破常规、重塑流程,促进建设工程项目早开工、快建设、速投产;对海信广场扩建、华润万象城、邮轮母港等重点项目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实施“过程验收”,帮助解决实体质量和技术资料等方面问题132条。扶持企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实现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市场信息、开拓经验、人才技术、渠道网络等资源共享。建立监理企业投诉举报制度,研发投诉举报系统,强化监理企业在施工现场的管控作用。加强工程建设标准造价管理,全年采集整理各类建筑工程材料价格3.90万余条、完善补充相关建材价格8600余条;组织编制《公共建筑水族展示系统亚克力板材应用技术规程》并申报地方标准;指导青岛地铁集团等企业申报地方标准,充实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为全市工程建设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编制印发《青岛市建设工程典型项目造价数据册》,在全省率先发布市政工程造价指标。年内,全市5家企业入选中国建筑企业500强,3家企业上市,9家企业获建筑装饰行业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创新成果奖。

信用体系建设  2015年,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和《青岛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以国家信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为载体,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监管为核心,建立健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将建筑、市政工程建设过程审批监管信息全部纳入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与省级平台的数据对接。自9月投入使用以来,系统内采集企业信息8918条、人员信息146504人;通过项目建设审批监管过程形成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项目信息1017个;统计审批受理办件数3808件,办结2616件。

工程质量管理  2015年,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坚持专项检查、拉网排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查处违法发包、分包、转包和挂靠等行为。加强检测及预拌混凝土(砂浆)“两个行业”管理,将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列为第六方责任主体,落实企业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质量投诉处理工作,将质量投诉与市场主体信用考核挂钩,全年有效投诉271起,处结率100%。创新研发工程质量动漫交底技术模块,采用动漫技术将工程的重要部位和关键节点拆分成数个工序单元,分层次、按顺序进行组装演示,增强直观生动、简明易懂效果。研发二维码检测报告防伪系统,对全市检测机构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手机APP软件实现快速识别真伪检测报告。开展精品工程亮点做法征集活动,征集和推广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成果470项。年内,全市有3项工程获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7项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17项工程获省“泰山杯”奖、52项工程获省优质结构工程奖、83项工程获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80项工法获山东省省级工法。

安全生产与工地管理  2015年,继续坚持“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原则,保持安全生产管理的高压态势。落实企业领导和安全机构现场检查制度,将安全生产的压力传递到施工一线。实行安全生产监管“实名制”,在建筑工程工地建立监管公示牌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公开监管信息。开展不打招呼应急演练,提高施工单位应对事故抢险和汛期大风、大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创新“互联网+安全监管”新模式,在全市推行具备远程、可视特点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日常检查,开展钢管扣件、起重机械安拆、脚手架及模板支撑体系等专项整治,全年检查工地1万余个次,排查隐患5万余条,扣除企业4389分、个人6366分,罚款500余万元。加强扬尘治理,规范扬尘防治内容和标准,明确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任务。做好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连续开展三轮拉网大检查,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和假日不间断巡查方式,督查各项目围挡、公益广告设置、场地硬化、洗车设施及生活垃圾清运情况。年内,全市有10个建筑项目被列为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12项工程获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示范工地称号、40项工程获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优良工地称号、47项工程获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小区称号。

勘察设计业

概况  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勘察设计单位237家,完成合同额140.47亿元,下降5%;缴税额7.97亿元,增长16%。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全行业受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固定投资规模增速趋缓、房地产业持续调整等影响,勘察项目、设计项目、其他项目(工程总承包、工程技术管理等)的完成业务量减少。

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健康规范的市场秩序  2015年,勘察设计行业管理继加强市场专项检查、严格动态监管之后,施行新的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管理办法,整合完善企业、人员、项目等三大数据库,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强化执业行为的动态监管及诚信评价结果的综合应用,促进行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守法经营、诚信执业,行业诚信建设逐步完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加强行政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开放有序的勘察设计市场  2015年,继续简化对外地入青企业的管理手续,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规范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引进和培育施工图审查机构,满足全市建设项目施工图审查的需要;制定出台调整非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的工作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加快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工作进度,促进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

搭建企业发展平台,引导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2015年,鼓励勘察设计单位资源优化整合,拓展业务范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创作繁荣与技术创新,编制完成并颁布实施《青岛市住宅工程设计常见问题防治技术导则》,组织编制《海绵型建筑与小区建设技术指南及图集》;组织开展勘察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培训,策划组织第三季“走近大师”“建筑设计高峰论坛”系列活动,邀请国际国内著名设计大师开展学术交流;在行业内探索推进人才战略,在全市首次举办“勘察设计行业人才政策宣讲及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会”,引导企业解读和运用现行政策,提升管理水平,制订发展规划。(徐伟勤)

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选介

福州路打通工程(黑龙江路—台柳路)

2015年6月27日,福州路打通工程(黑龙江路—台柳路)主线实现通行。该工程南起黑龙江路与福州路交叉口,北至台柳路,红线宽度43米、设计为双向8车道,全长约400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道路工程、现状黑龙江路与福州路交叉口渠化改造、管线工程、景观工程、交通工程等。该道路的建成通车加强了福州路与重庆路间的交通联系,分流黑龙江路左转蚌埠路及清江路左转哈尔滨路的车辆,缓解哈尔滨路、黑龙江路等周边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

新冠高架路工程竣工

2015年7月26日,新冠高架路工程建成通车。该工程位于市北区老城区,是东岸城区规划“四横三纵”快速路网中西部沿海“一纵”(青岛胶州湾隧道连接线—环湾路)的关键路段,是全域规划“三环围绕,三点放射,两连横跨,一线展开”总体干道网中胶州湾内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环绕胶州湾、统筹全市域”网络化交通格局、支撑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环节。该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工程全长3.5千米,南接胶宁高架路、北接杭鞍高架路,高架桥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每小时8400辆,车道数增至原来的3倍,通行能力增至原道路的5倍。沿线新设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给水、雨水、污水等管线10余种,工程总投资42亿元。该工程的建成通车对构建环胶州湾快速交通环线、完善胶州湾区域干道网及东岸城区快速路网、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沿线市政设施配套能力、提升区域人文景观环境等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支撑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助推区域蓝色经济建设。(李德林)

城市地铁工程

首条线路开通运营  2015年12月16日,青岛地铁首条线路(3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3号线于2010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建设,2015年上半年北段实现洞通、轨通、电通,8~11月进行空载试运行,完成136项应急演练,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截至2015年底,开行列车3246列次,列车正点率99.82%,日均客运量3.25万人次。

规划设计  2015年,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合青岛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各功能区规划发展,调整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根据《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调整(2015年)》,远景年线网由18条线路、400个站构成,全长807千米,总投资约4000亿元,形成覆盖青岛全域的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骨架。二期建设规划调整(新增8号线、调整6号线一期工程)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工程建设  2015年,地铁3号线南段及2、11、13、1号线在建,完成征地426.67公顷,拆迁34.7万平方米。其中,地铁3号线南段12.5千米实现区间贯通,铺轨完成92%;2号线土建工程完成65%,6座车站主体完工,贯通11个区间11.4千米;11号线土建工程完成52%,贯通11个区间25千米及崂山隧道4.6千米,铺轨7千米;13号线一期土建工程完成43%;1号线20余个工点进场施工。

项目融资  2015年,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和青岛市实际情况,经与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沟通,确定在后续线路中推广政府出资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其中1号线和13号线一期、二期均列为全市首批PPP重点项目。年内,申请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5亿元,资金定向用于地铁1号线建设,缓解全市工程建设资金压力。通过市场化融资形式发行中期票据10亿元,创全国同行业同期同类票据最低发行价纪录,年均节约利息支出1000万元。

资源开发  2015年,按照经营地铁理念,统筹推进地铁资源开发与土地储备工作。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青岛市轨道交通沿线用地规划控制的通知》,初步完成地铁沿线各区市约8600余公顷土地的梳理及确权工作。青岛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地铁分中心挂牌运转。青岛市首例地铁上盖物业开发项目(地铁2号线辽阳东路车辆段)全面启动。地铁3号线北段广告、通信、商业等附属资源开发在线路开通前全部完成。

技术与管理创新  2015年,应用新技术、新设计、新设备推进隧道掘进、减震降噪、爆破震动、空气压缩等施工建设,其中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首次采用的先进技术。9月1日,《青岛市轨道交通条例》颁布实施。在轨道交通尚未开通运营前完成条例立法工作,在国内已开通的地铁城市中尚属首例。(王慧珺  龙 怡)

引黄济青工程

输水运行

2015年,引黄济青工程向青岛市供水31947.38万立方米,首次超过3亿立方米。其中,向市内三区和崂山区供水21748.06万立方米,向黄岛区供水5850.06万立方米,向城阳区和胶州市供水4012.46万立方米,向即墨市供水336.8万立方米。

水质保护

2015年,山东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坚持“防治结合,加强监测”原则,加强水质保护工作。完成向棘洪滩水库投放鱼苗工作。青岛市环境监测站每月监测棘洪滩水库总氮等水质理化指标40项;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每月平行监测棘洪滩水库氨氮等水质理化指标22项并监测入库原水水质;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省胶东调水工程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每月监测水库浮游藻类。青岛市环境监测站出具的《青岛市棘洪滩水库监测报告》得出水质评价结果为Ⅱ级(良好级),处于中营养型状态。

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

2015年,根据省政府和省水利厅部署要求,引黄济青改扩建一期工程由1年工期压缩到3个月,并列为山东省委省政府2015年重点督导项目。8月25日,引水运行结束后,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青岛段(第一期)全面开工建设。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落实责任,建立目标考核及奖惩机制,细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强化各项措施,加快施工进度,于10月31日提前完成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青岛段(第一期)建设任务主体部分,工程具备通水运行条件。其中,完成标段1(平度段)15.21千米输水渠道河道清淤、旧板清理、新衬砌板安装和4座生产桥重建工程,完成标段2(胶州段)10.10千米输水渠道河道清淤、旧板清理、新衬砌板安装,完成标段3(棘洪滩水库段)M10浆砌石砌筑31583立方米和C30素混凝土护坡9284立方米,完成标段4(亭口泵站35千伏供电线路)工程招投标并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包合同。

工程大修、岁修与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

工程大修岁修  2015年,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有河道及水库工程大修项目17个,省胶东调水局批复预算1032.85万元;完成15项。其中,水库管理处完成棘洪滩泵站4、5号机组大修等;胶州管理处完成大沽河枢纽进口闸供电线路更新改造和衬砌板修复等;平度管理处完成亭口泵站1、3号机组大修、2号技术供水泵系统应急改造、清污机清草、10千伏亭西线线路维护以及胶莱河至昌平河段清草、衬砌板破坏翻修等。

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  2015年,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新调整组建安全生产委员会,与各管理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防汛责任书”,建立并完善《安全生产网格责任制台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安全生产冬季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汛期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各项活动,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管理,实现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车辆及人身安全。印发《山东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防汛度汛应急预案》和《山东省胶东调水局青岛分局2015年棘洪滩水库防汛方案及任务安排》,设立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加强防汛工作,实现安全度汛。(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