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概 况
2015年,青岛市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个、“中国质量奖”个人提名奖1个、“山东名牌产品”3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5个,评选出“市长质量奖”5个、“市长质量奖”个人奖3个。青岛市被评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首批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质量强市、名牌战略与标准化
质量强市 2015年,“全国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青举行,青岛市政府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关于促进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青岛市被评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黄岛区被评为“家电电子和船舶产业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印发《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开展2014年度全市质量状况分析,推动质量全面提升。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制发《青岛市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完成对区市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迎接山东省政府对青岛市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青岛市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居全省第一名。
名牌战略 2015年,开展品牌培育工作,组织企业参评“中国质量奖”,海信集团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宁允展获“中国质量奖”个人提名奖;新增“山东名牌产品”32个、山“东省服务名牌”35个;完成第三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5家组织和3名个人获“市长质量奖”。
标准化工作 2015年,召开全市推进标准化建设工作大会,聘请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张晓刚等专家作为青岛市标准化高级顾问,市政府与国家标准委签署《推进青岛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合作备忘录》。修订印发《青岛市标准化资助奖励办法》,组织13家单位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发布青岛市地方农业标准规范10项,争取国家标准委支持海尔集团牵头筹建“国家家用电器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青岛)”,对149个项目给予资助奖励485万元。开展标准化项目30项,培训标准化人才近1000人,物品编码工作实现全国“七连冠”。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质量监督与执法打假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2015年,青岛市组织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油气管道隐患整治和燃煤锅炉节能减排的安全监察,组织“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等专项行动13次;检查生产使用单位5317家次,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2557人次,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961份,督促企业整改隐患1972处,立案处罚违规行为154起,罚没款354.42万元。开展涉氨制冷企业特种设备整治工作,被列为全省优秀典型。修订发布《青岛市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市电梯安全应急与监控中心。
质量监督 2015年,实施社会共治理念,向社会公开征求抽查目录修改意见,抽查1177家企业的79种1752批次工业产品,消费品占抽查总量比重超过60%,在《财经日报》和“青岛金质网”发布监督抽查结果公告78篇,及时向社会公告不合格企业的整改完成情况,43批不合格产品全部进入后处理程序,不合格产品检出率4.2%。首次开展风险监测工作,风险监测化肥、农药、木制办公家具、口罩等4种产品168批次。完成儿童用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和容器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等专项整治任务16项,开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12类。
执法打假 2015年,围绕开展“质检利剑”和“双打”专项行动,组织农资等专项执法行动17项次,累计出动执法人数23867人次,检查企业7618家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27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查处某外资企业生产销售不合格柴油发动机案件,个案罚没款1400余万元。市质监局稽查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先进集体。
计量工作与依法行政
计量工作 2015年,青岛市组织开展“世界计量日”等系列活动,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实施意见》。加强计量监督,监督抽查集贸市场等重点领域,抽查70家企业生产的127批次计量器具,合格率99%;抽查92家单位的593批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合格率95%;对36万台(件)计量器具实施计量检定校准。强化计量技术能力建设,获山东省大容量计量站的计量授权。
依法行政 2015年,市质监局继续简政放权,取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计量认证收费,取消实验室资质认定提交验资报告的规定,简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条件,试行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和行政许可文书快递送达,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试点,方便企业和群众。全年受理各类许可事项730件,受理审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发证1.45万人次,按时受理率和上报率100%。代码窗口办理业务5.4万家,实现“三证合一”(三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革的平稳过渡,被评为“全国组织机构代码工作文明服务窗口”。
重点项目建设与技术建设
重点工程项目 2015年,在青建设的投资10亿元的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8座实验楼中的7座封顶,仪器设备招标采购工作有序进行;市质监局分别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迪玛尔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引进外部投资1.5亿元,放大财政资金作用。青岛国家质检中心基地二期工程通过综合验收,获“山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杯奖”。
改革合作项目 2015年,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的要求,市质监局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工作;继续推进与中国特检院的纵向整合,联合开展西海岸大炼油检验业务;与中国航天科技七二所、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等12家国内一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建设;与国际认证公司杭州威沃、TUV南德、英标认证等公司开展检测认证和标准研发合作。
技术建设 2015年,青岛市质监局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基本定稿。“质汇空间”获评“质量之光”质检创新奖,作为质监服务创新创业的典型做法写入国务院文件。建成省大容量计量站,筹建轨道交通检验检测创新基地,开展能源储存与物流计量器具、海洋计量等专题研究,开展“大数据服务大质检”研究应用,完成国家标准委消费品标准“筑篱行动计划”项目,服务青岛市十条千亿级产业链发展。
(孙九超)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监管与整顿
概况 2015年,青岛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目标,坚持群众利益至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96.5%、药品抽检合格率近100%,均创历史新高;食物中毒发生率降至0.00152%,低于国家0.006%的上限要求,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先后6次在青召开会议,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先后5次在青召开现场会,推广青岛市的经验做法。
市场监管 2015年,在3家主要批发市场设立市场监管所,在28家批发市场、132家农贸市场设立监管员,落实市场监管责任。实施市场质量保证金制度,对各类市场收取质量保证金1436万元,较好解决了部分市场主办者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实施严格的农产品退市制度,凡在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被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均按规定进行处理,有80余家违法违规经营业户被清退出市场。建立严格的检验检测和不合格农产品销毁制度,全年检出并销毁不合格农产品120余吨。全市市场农产品合格率从92%升至96%。
创新“食安亮化” 2015年,继餐饮单位“明厨亮灶”之后,将“亮化”工程推向食品生产、流通环节,解决部分企业、业户暗箱生产不合格食品问题。对67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车间亮化”,在162家中型以上商场超市设立现场制售监控系统,在5557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学校幼儿园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工程,抽检合格率均接近100%。
规范“三小”监管 2015年,针对“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隐患多的问题,制定小作坊监管办法,对小作坊实施备案和负面清单管理;规划建设10处小作坊集中加工园区,创建“五统一”(统一原料配送和废料处置、统一添加剂管理、统一工艺流程、统一培训从业人员、统一产品检测)管理模式;小作坊抽检合格率89%,同比(下同)增长17%。制定市场内小摊贩管理办法,市场内小摊贩备案登记率90%,增长30%。制定小餐饮监管办法,将5000余家无证小餐饮纳入规范化管理,持证率增长127%,消费者投诉举报率下降12%。
加强药品监管 在药品生产环节,学习交警对违章行为扣分的模式,实施药品生产企业计分管理,扣分严重的依法曝光并取消企业认证资格。该制度实施后,全市药企制定将记分与员工收入奖励挂钩的内部制度,有效落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在药品经营环节,推进药店清理整顿,全市药店减至3206家,压缩33%,零售连锁率增至75%。在药品使用环节,针对中药饮片问题多发情况,制定实施《中药饮片监督管理办法》,建立中药饮片供应商准入退出和惩处机制,全年通过监管中药饮片罚没款481万元,为历年最多。
打击食药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2015年,坚持从严从重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4次,查处违法案件5430起,对存在问题的商家责令整改2.9万余家、取缔1436家、曝光510家、罚没款2866万元,向公安机关移交犯罪线索,324名犯罪嫌疑人受到刑事处理。
服务惠民工程
开展“科普上校车、进校园”活动 2015年,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校车食安课堂”活动,在1600辆校车上向12万中小学生发放科普手册、讲解科普知识;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食药征文、知识竞赛、科普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协调教育部门将食药安全知识纳入全市中小学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4课时,中小学生食药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开展“食药科普进农村、进社区”活动 2015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依托媒体,向35万名群众普及食药科普知识;在6000余个农村和城市社区建立食药科普宣传站,开展各类活动5.8万次;建立过期药回收点228个,回收销毁过期药品20吨;在全市地铁工地围挡、户外LED屏和500余辆公交车上投放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公益广告,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开展“你点我检”活动 2015年,组织开展十大食品抽检活动,由市民现场抽样,食药部门检验并向社会公开,抽检1000个批次。全市开展“快检进市场、进社区”活动1000余场次,建设常设快检点200余个,提供面对面的食品快检服务。
建设监管微服务平台 2015年,建立覆盖10万市民的官方微信集群,受理微信投诉举报400余起。启动“手机食药课堂”,每周发送食药科普短信,发送4万余次,覆盖800万人群。针对食品谣言问题,在微服务平台开辟“谣言粉碎机”专栏,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与青岛电视台合作,创办《眼见为食》专题节目,对皮革粉圆、糖精枣、毒韭菜等网上传言通过试验说明、专家解答等方式及时辟谣,创青岛电视台收视率新高。建设执业药师远程审核处方平台,药品连锁企业每5个门店配备1名执业药师,通过网络审核处方、向消费者提供药学服务。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2122家药店、996名执业药师联网加盟。
(翟 滨 刘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