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2017-07-03

概  况

主要指标

截至2015年底,青岛市金融业推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金融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3155.7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7%;各项贷款余额11576.8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2亿元,增长9.9%。全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244.1亿元,增长20.2%,保费规模和增速在5个计划单列城市中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一位;全年累计提供社会风险保障金额8.4万亿元,增长37.2%,风险保障增速创“十二五”以来最好水平。全市证券经营机构累计代理交易额69394.1亿元,增长215.8%;期货经营机构累计代理交易金额64381.3亿元,增长19.4%。全年引进金融机构16家,全市金融机构总数221家。加强地方准金融机构建设,全市有小额贷款公司47家,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13.3亿元;有融资性担保公司44家,全年累计为企业担保108.1亿元;有民间资本管理公司28家,累计投资额32.7亿元。

金融业对地方经济贡献度

2015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88.3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3%,增长0.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2%,与上年持平;增速分别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增速4.8和3.5个百分点。全市金融业实现全口径税收127.3亿元,增长19.9%,比上年增长5.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力83.9亿元,增长15.4%,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

                                                     2015年10月13日,副市长董晓莉(前排右三)到青岛金融财富管理中心调研

                                                          (市政府办公厅供稿)

重点工作

财富管理中心建设

实施多项创新试点政策  2015年,青岛市争取财富管理改革创新政策,财富管理综合经营、综合监管、扩大开放、注册便利化等方面的创新政策获相关部委批复或原则同意。出台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跨境投融资创新政策,在全国首次将QDLP境外投资范围拓展到境外一级市场投资并购和有监管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施青岛保税港区贸易项下前置美元保证金制度、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意愿结汇、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下放银行办理、跨国企业集团人民币集中运营管理、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等创新政策。

财富管理特色机构相继落地  2015年,加速聚集财富管理专业化资源,国内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在青设私人银行、财富管理子公司,有11家银行机构总部在青岛设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超过600亿元,管理资产额比年初增长21.9%。全国近60家财富管理机构总部在青岛发起筹建中国独立财富管理行业协会,已进入审批程序。围绕财富管理新型业态开展工商登记注册试点,发挥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财富管理机构改革创新中的“试验田”功能。

推进重点金融合作项目  2015年,全市围绕财富管理密集开展专业化定向招商推介活动50余次。市政府与中信银行、建设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人寿、光大银行、工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总部签署支持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举办鲁英金融业圆桌对话会、山东(青岛)—新加坡财富管理与金融合作签约仪式及圆桌会议、青岛—英国财富管理发展交流会、青岛—釜山资本市场合作论坛等活动,面向英国、瑞士、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开展多次专题推介,并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总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引入境外财富管理资源搭建平台。

启动建设财富管理要素平台  2015年,青岛国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尔联合信用资产交易中心、青岛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开业运营,场外交易市场清算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等财富管理特色市场进入筹建阶段。加快建设资本大厦、基金园区等载体项目,为境内外基金加速聚集、集约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全市基金类企业超过350家。成立青岛财富管理基金业协会,为会员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基金与证券、银行的跨界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完善财富管理多层次市场功能。

扩大“财富青岛”品牌效应  2015年,青岛市以论坛为媒介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举办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首次闭门研讨会等财富管理专业化论坛研讨活动。与《财经》、《中国金融》、《经济日报》、“凤凰网”等境内外知名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举办“青岛·中国财富季”系列活动和12项财富管理专业活动,聚集国内外业内人士1万余人,发挥青岛作为财富管理改革创新风向标的作用。组织举办“2015年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郭树清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美国前副国务卿、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兼副主席汤姆·奈兹等一批国内外政要发表主旨演讲,发布2015年财富管理试验区发展报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和有关部委领导、山东省政府领导、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高管、金融界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高校研究机构代表等1000余人出席论坛,成为全市聚集国内外高端财富管理资源的重要平台。

机构培育

2015年,海尔集团财务公司、青岛港财务公司、海尔消费金融公司等一批法人机构相继落户,全市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2家。韩国星展银行、澳新银行、韩国产业银行、中德安联人寿保险公司、德华安顾人寿保险公司等一批国际金融机构落户青岛,全市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4家。银行、证券、期货、基金、保险、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构成全市较为完备的金融组织体系。

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2015年,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41家,其中青岛银行成为全省首家上市银行机构,城市传媒成为全国同类城市首家上市文化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44家,累计56家;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新增挂牌企业170家,累计300家。全市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各类债券69支,融资额375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展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工作,南方资本等5家试点企业设立QDLP4只、QFLP3只,认缴出资金额达到190.1亿元。全市上市企业直接融资达到462亿元,为同期银行新增贷款的近1/2,创历史新高。

服务实体经济

2015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创新银企对接方式,两次组织开展“驻青银行机构负责人走访千家企业活动”,走访企业2116家,解决企业融资532亿元,帮助企业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全年重点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战略新兴产业及绿色信贷贷款分别增加112.9亿元、74.7亿元、30.5亿元和156.3亿元,分别增长24.1%、44.5%、13.7%和37.3%,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创新产业基金、“商行+投行”等模式,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土地整理、青钢环保搬迁等十余个项目建设。配合国家战略实施,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境外贷款91.7亿元,增长91.7%。引导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各银行机构贯彻落实国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截至2015年底,全市一般性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4.97%,下降1.53个百分点,为2011年以来的最低运行区间。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2015年,制定关于加强企业资金链风险化解处置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引导市民增强对非法集资活动的识别与防范能力。发挥政府、银行、企业等各方面合力,推进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市银行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36.12亿元,比年初减少37.7亿元;不良率2.04%,比年初下降0.56个百分点。成立非法集资重点案件工作组,按照法律法规制订完善案件处置工作方案与流程,依法合规推进非法集资重点案件处置工作。

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2015年,出台促进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集聚各类金融资源,在机构落户、人才引进、金融创新等方面做到政策最优、力度最大。上海财经大学青岛财富管理研究院、山东财富管理研究院相继成立,上海财经大学首期财富管理硕士专业已招生,中国金融四十人学院、山东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进入筹建阶段。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达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青岛市中级法院、青岛仲裁办等单位设立专门金融法庭和金融仲裁院,提高金融案件纠纷处置效率,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市金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