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
概 况
截至2015年底,即墨市面积1920.92平方千米,辖省级经济开发区(潮海街道)、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高新区、通济新经济区、7个镇(其中,蓝村镇与南泉镇合并为蓝村镇、大信镇与普东镇合并为大信镇、移风店镇与七级镇合并为移风店镇、段泊岚镇与刘家庄镇合并为段泊岚镇、金口镇与店集镇合并为金口镇、田横镇与丰城镇合并为田横镇)、8个街道、1029个行政村、58个社区、常住人口120.2万人。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1100.89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0.7%,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0.19亿元、598.04亿元和442.6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07.6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05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8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07亿元;进出口总额323.7亿元。即墨市居全国县域经济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十三位,发展潜力居山东省首位、全国第十七位;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中居山东省首位、全国第十二位。
经济发展
农业 2015年,完成现价农林牧渔总产值110.8亿元,增长1.3%,其中农业42.3亿元、林业0.5亿元、牧业22.6亿元、渔业35.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6.2亿元。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1066.67公顷,粮食总产量47.8万吨,亩(1亩=0.067公顷,下同)产276千克;花生总产量6.3万吨,亩产276千克;蔬菜面积9600公顷;肉蛋奶类总产量14.0万吨;水产品总产量29.8万吨,其中捕捞6.5万吨、海水养殖23.1万吨;人工造林面积1653公顷,森林覆盖率35.5%,增长0.5个百分点。农业机械总动力133.1万千瓦,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0%,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9万公顷,地膜覆盖面积1.78万公顷,农村用电量6.9亿千瓦时。有农村合作组织1460个,参与农村合作组织5.5万户。该市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电、通公路、通公交、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
工业 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28.3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70家完成总产值3112.1亿元,增长16.6%;销售产值2995.3亿元;产品销售率96.3%,产品主营业务收入3023.2亿元,增长16.7%;实现利税334.3亿元,增长22.5%。汽车产业新城引进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一汽商用车基地、捷能汽轮机等三大龙头项目等重点项目70个,总投资420亿元,产品主要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改装车、底盘系统、汽车电器、灯具、汽车内外饰、数控机械等多个方面,建立起汽车产业链。全年7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0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0万平方米。其中,一汽商用车基地、青岛汽车零部件、海隆机械、海通车桥等34个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捷能汽轮机、桂格精工、东部机械等31个项目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2015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2亿元,增长18.9%;资质内建筑企业施工合同总额102.6亿元,增长19.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65.4万平方米,增长3.1%;营业利润4.5亿元,下降4.3%。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7.7亿元,增长15.2%;房地产开发投资51.9亿元,增长1.2%。
国内商贸与旅游 201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1亿元,增长11.7%。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56.5亿元,增长22.4%;限额以下零售额330.6亿元,增长1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业实现352.2亿元,增长11.8%;住宿餐饮业实现34.8亿元,增长10.3%;汽车类商品实现23.4亿元,增长8.8%;中西药品类商品实现4.3亿元,增长34.4%。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89万人次,增长14.8%;实现旅游总收入98亿元,增长15.1%;旅游商品收入39亿元,增长15.2%,占旅游总收入的40%;截至2015年底,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5个,星级宾馆、饭店6家,旅行社6个、旅行社门市部29个。
对外经济 2015年,新审批外资项目51个。实际到账外资8亿美元,增长10.4%。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3.7亿美元,增长1.4%。其中,出口额266.2亿美元,增长5.8%;进口额57.5亿美元,下降14.8%。纺织服装出口额15.5亿美元,下降8%;机电产品出口额10.9亿美元,增长7.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6133万美元,增长36.4%。对美国出口额增速放缓,对日本、欧盟、韩国等重点地区出口额下降。实现对欧盟出口额8.0亿美元,下降1.7%;对美国出口额8.3亿美元,增长10.7%;对日本出口额10.3亿美元,下降7.7%;对韩国出口额3.8亿美元,下降10.7%。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截至2015年底,建成区面积58.4平方千米,城镇化率52.72%。城区供水综合生产力35万立方米,供水管道总长度873.5千米;有城区公交车线路25条,运营长度760千米,运营车辆251辆,客运总量331万人次。城区道路总长度855.6千米、面积1225.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326.9万平方米,桥梁56座,安装路灯的道路长446千米,路灯18774盏。
2015年,供水总量6668万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3821万吨、居民家庭用水2183万吨,用水普及率100%。天然气供应总量6552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3051万立方米,用户数13.4万户,使用天然气人口40.3万人;液化气年供应总量5628吨,用户数5.2万户,使用液化气人口15.6万人;城区用气普及率99.89%。集中供热面积1171万平方米,增加24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1058万平方米。新增城区绿地2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71公顷,绿化覆盖率44.1%;园林绿地面积2472公顷;有公园9个、面积32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743公顷。市区环境空气全年优良天数274天,优良天数占比75.1%;新车发放环保标志2.4万枚,机动车参加环保定期检验6.2万辆;重点工业企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达标率均100%,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100%;城区道路交通噪声为66.6分贝(A),区域环境噪声为53.3分贝(A)。
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 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43.2%,增长0.9个百分点。专利申请量4801件、专利授权量12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367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60件。有“山东名牌”产品66个、“青岛名牌”90个、“中国驰名商标”18个、“山东著名商标”44个、“青岛市著名商标”44个。
教育、体育 截至2015年底,有各类学校222所,在校生14.5万人。其中,普通中学37所,在校生5.4万人;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6861人;小学175所,在校生8.4万人;特教中心1所。有教职工1.24万人。有教师1.16万人,师生比1∶12.6。有幼儿园378所,在园幼儿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100%。有各类运动场地213处、等级裁判员40人,向青岛市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72人。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99%;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80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40万人次。
文化 截至2015年底,有柳腔剧团1个、市影剧院6个、科技文化服务中心17处、各类图书馆1051处(该市图书馆藏书量29万册)、市博物馆1个。2015年,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220件,获青岛市以上各类奖励23项。即墨市史志办编辑出版《可爱的即墨》《即墨年鉴》(第25卷)等优秀志书。有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100%,数字电视用户25万个,其中城区8万个、农村17万个。
卫生 2015年,有各类卫生机构1102处。其中,医院20处,镇卫生院22处,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08处。有床位5113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63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38人,注册护士2127人。
人口 2015年,该市新出生人口7852人,人口出生率6.84‰,自然增长率-0.74‰,合法生育率95.95%,出生人口性别比106.69。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截至2015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1.4亿元,比年初增长9.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80元,增长9.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降为城市30.3%、农村35.7%。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分别为35.5平方米和31.9平方米。全年发生工矿商贸生产安全事故6起,死亡11人。截至2015年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分别达到28.2万人和22.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6.3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60.7万人。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33家,社会福利院床位5144张,收养各类人员1240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4万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3亿元。“五保户”供养人6318人,补助金额236.4万元。
镇、街道等概况
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潮海街道)
党工委书记江联军,管委主任王金秋。
(详见第255页)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即墨市东部沿海,由陆域半岛、海域及岛屿组成,海岸线长33千米,面积108平方千米,辖48个行政村、4.77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9.99亿元、财政收入9745万元。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8.4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4.8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现价)13.9亿元,资产合计47.87亿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19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66亿元、销售收入3.58亿元、上缴税金2532.12万元,资产总计2930.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
党工委书记王忠(8月离职)、王作召(8月任职),管委主任吴强。
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
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位于即墨市北部,面积105平方千米,辖50个行政村、4.37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7.28亿元、财政收入8956万元,实际利用外资6287万美元、内资3.6亿元,出口创汇13.96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环境优美镇,华山花果园和孙辛高效农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党工委书记李先尧,管委主任衣服坡。
通济新经济区
通济新经济区位于即墨市西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辖23个行政村、3.67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83.04亿元、财政收入9594.97万元,实际利用外资4500万美元、内资14.92亿元,出口创汇3.2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万元。
党工委书记王豪先,管委主任张新。
通济街道
通济街道位于即墨市城区西部,是即墨市党政机关所在地,面积54平方千米,辖46个行政村、13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90.34亿元、财政收入17.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21亿元,出口创汇8.1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万元。管区驻有中国即墨服装市场和小商品城。
党工委书记刘永军,主任胡振伟。
环秀街道
环秀街道位于即墨市城区南部,面积29.1平方千米,辖38个行政村、4.77万人。2015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35亿元和82.11亿元,财政收入3.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2家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474.4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现价)416.6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0元。
党工委书记邱兴,主任修振爱。
北安街道
北安街道位于即墨市城区中北部,面积88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4.86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6.10亿元、财政收入1.8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内资13.8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万元。皮鞋、家电、针织服装等是支柱产业。
党工委书记孙健,主任邱永伟。
龙山街道
龙山街道位于即墨市城区东部,面积48.6平方千米,辖32个行政村、3.1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4.03亿元、财政收入1.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内资23.6亿元,出口创汇1.9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万元。针织服装服饰、电子及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是支柱产业。
党工委书记陆钧林,主任崔忠新。
龙泉街道
龙泉街道位于即墨市城区东北,面积87.2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4.42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5.31亿元、财政收入1.5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内资60亿元,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万元。驻辖区的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建起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青蒲绿茶经济合作社茶叶种植面积13.33公顷。
党工委书记于成刚,主任王永刚。
鳌山卫街道
鳌山卫街道位于即墨市东南沿海,全境属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面积108.94平方千米,辖63个行政村、5.4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1.31亿元、财政收入3.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31万美元、内资48亿元,出口创汇1065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万元。辖区有“鳌福”绿茶、“冯家河”海参、鹤山柿子等特色产品,其中“鳌福”绿茶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定。
党工委书记徐永全,主任万玉刚。
温泉街道
温泉街道位于即墨市东部沿海,全境属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面积102平方千米,辖53个行政村、5.11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0.10亿元、财政收入3.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400万美元、内资38亿元,出口创汇2.3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主要土特名产品有“东杨”萝卜、”钱谷山”茶叶等。
党工委书记刘丰贵,主任宋立顺。
田横镇
田横镇位于即墨市东北部沿海,面积228.62平方千米,辖77个行政村、8.79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52亿元、财政收入458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80万美元、内资5.02亿元,出口创汇2055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辖区雄崖所古城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旅游特色村”和“中国传统村落”。
党委书记齐克霞,镇长宋雪峰。
金口镇
金口镇位于即墨市东北部,面积192.28平方千米,辖102个行政村、9.20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9亿元、财政收入248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内资15.78亿元,出口创汇63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万元。主要土特名产品有对虾、葡萄、“金口”芹菜、独棱蟹等,“金口”芹菜获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沿海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胶东半岛最大,获首批“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称号,凤凰古村被确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党委书记史修伟,镇长滕先成。
灵山镇
灵山镇位于即墨市北部,面积80.9平方千米,辖42个行政村、3.2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亿元、财政收入250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万元。有3个基地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党委书记杨政,镇长宋千秀。
段泊岚镇
段泊岚镇位于即墨市西北部,面积167平方千米,辖70个行政村、6.17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6.91亿元、财政收入5674万元、财政支出5674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内资3.6亿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建有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吕牌蔬菜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该镇是“包装印刷之乡”。
党委书记宋相桥,镇长吴科业(兼)。
移风店镇
移风店镇位于即墨市西北部大沽河畔,面积188平方千米,辖100个行政村、9.3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0.82亿元、财政收入5434.6万元,实际利用外资560万元、内资3.9亿元,出口创汇46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万元。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镇和青岛市市控蔬菜生产基地。主要土特产有“大欧”鸟笼、备康合作社的草莓、张王庄的蘑菇等。
党委书记王海刚,镇长徐壮举。
蓝村镇
蓝村镇位于即墨市与胶州市、城阳区交界处,面积101.94平方千米,辖57个行政村、7.44万人。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108.71亿元、财政收入1.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00万美元、内资24.5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万元。获中国皮革协会和中国轻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制鞋基地”称号,宽带铁基非晶带材新产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南泉物流聚集区是山东省级重点服务园区。
党委书记宋修强,镇长万吉慧。
大信镇
大信镇位于即墨市城区西部,面积132.03平方千米,辖80个行政村、6.8万人。2015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3.45亿元、财政收入2.3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530万美元、内资36.13亿元,出口创汇5.5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万元。集装箱、轮胎、五金机电制造等是主导产业。
党委书记李德军,镇长高娃。(武斐斐 陈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