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
2018-10-15

文明城市创建

2017年,青岛市召开市文明委全委会议、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联席会议,部署调度创建工作。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加强对39类2848个创城实地测评点的统筹调度、督导检查。收集、整理、上传41大项159小项2000余份创建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档案材料,完成创城档案测评任务。向市民开展电话调查,印发创城问卷60万余份。组织区市创城工作暗访测评两次和“回头看”督查,引导区市创建工作常态化。加强对基层创城工作指导,推动创建领域向镇村延伸。胶州市以全国县级市第一名成绩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十区市全部通过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市、区)复查。实施“您懂得,别忘了”做文明有礼青岛人素质提升行动,编印《青岛市市民文明礼仪手册》,推进《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2017年,青岛市通过中央、山东省文明城市测评,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称号。青岛市创城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巡礼汇编。

公民道德建设

2017年,市文明办开展文明市民月评活动,遴选推荐“山东好人”“中国好人”,做好第六届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推荐工作。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事迹巡讲巡演活动。举办2017年“感动青岛”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青岛市黄岛区育新幼儿园园长逄秋香获提名奖。7人入选“中国好人榜”,7人获评山东省道德模范。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刊播,设计制作“向道德模范学习,为美德点赞”等系列公益广告通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创作设计大赛,从国内征集参赛作品1277件。在全市主要平面媒体刊发公益广告通稿344版,电台、电视台播出20.7万分钟,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转发推送相关内容。中央文明办简报刊发青岛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工作经验。市文明办派员在全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公益广告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创新推出“家庭公益梦想”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建设启用青岛市志愿者广场,青岛志愿服务学院启动精品培训课程开发和优秀师资培养工程。改版升级“青岛志愿服务网”,推出“志愿青岛”微信公众号。截至2017年底,全市注册志愿者130万余人,组建志愿服务团队1.2万支,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6800余个,推荐评选一批国家级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青岛市开展志愿服务法治化、制度化建设经验在《中国志愿》杂志刊发。李淑芳、陈乐乐获“中国志愿者”称号,相关事迹由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摄制专题片。应时推进“我们的节日”活动,部署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拍摄制作“我们的节日”中华长歌行纪录片并在“中国文明网”展示。端午节期间,组织省级以上文明村镇开展“我爱我国家”主题活动。

文明社会风尚行动

2017年,市文明办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公民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加强工作督查,调度各区市和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召开全市文明出行专项行动现场推进会。协调媒体开设“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专栏,调度窗口行业单位开展文明出行提示语宣传推广活动。组织100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文明引导。开展“警企联动,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开展巡访巡查,建立“文明出行”微信群。市文明办派员在全省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座谈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在旅游旺季、重点节假日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引导。国庆节期间,制作、张贴500套宣传挂图和5000张海报;在媒体开设专栏,报道旅游过程中出现的文明人、文明事;在景区景点大型电子屏滚动播放“文明旅游”视频公益广告。举办第二届争做出境游“文明使者”演讲比赛。青岛市开展文明出境旅游宣传活动的图片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山东省文明旅游系列评选活动中,青岛市获评“文明旅游先进单位”和“美德游客”数量居全省首位。协调有关部门推进社会信用建设。配合发展改革、法院、税务、城管等部门出台多个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文件,建立制约失信行为的有效机制。加强诚信宣传,制作、张贴诚信宣传海报1万余份。协调媒体宣传诚信典型,报道诚信企业和个人。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017年,市文明办制订《关于深化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的通知》,在窗口行业开展“文明优质服务大提升”“文明相伴地铁行”等活动,打造“文明有礼青岛人”品牌。做好第八批“青岛市服务名牌”评选工作。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青岛市开展文明餐桌活动的图片入选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印发深化文明单位创建通知,指导各级文明单位提升创建水平并开展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评选复查工作。全市有8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52个单位获“全省文明单位”称号。青岛市和交运集团、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的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为书面交流材料。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召开全市首届文明家庭表彰大会,100户家庭获表彰。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全国文明家庭2户、全省文明家庭21户。召开全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全国、省、市级文明校园推(评)选工作,2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31所学校获评“省级文明校园”。举办青岛市2017年邻居节,主流媒体开展集中宣传报道。开展2015~2016年全市军警民共建活动标兵单位、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复查评选工作,指导有关单位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

          2017年8月18日,青岛市第二届争做出境游“文明使者”演讲比赛决赛举行。 ( 市文明办供稿)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017年,市文明办以美丽乡村为主题,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在《青岛日报》设专栏总结宣传有关区市镇街城乡环卫一体化经验,40个村庄(社区)入选省级“乡村文明家园”。召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专题会,总结推广各区市经验做法,部署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组织开展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做好全国、省、市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工作,5个村镇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50个村镇获“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017年,市文明办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歌咏活动被“中国文明网”报道。开展第五届青岛市“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举办颁奖典礼,表彰10名“美德少年”和20名提名奖获得者。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学国学、诵经典、传美德”竞赛活动,青岛市派员在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新增中央级项目2个。组织参与山东省第三届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活动乒乓球、书法比赛,分获全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2017年,市文明办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基础队伍建设,修订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实施意见,举办两期近300人参与的网传志愿者骨干培训班。推进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注册和应用,深化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文明青岛”移动新媒体客户端建设。青岛市新媒体传播工作经验在全省文明办系统移动新媒体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打造《五月的风》《海评面》等本土化特色评论栏目,建立专业网络评论队伍,全年收到评论稿件4200余篇,发布评论1200余篇,入选“中国文明网”首页深度评论52篇。青岛市网络评论工作经验两次在中央文明办地方文明网站建设管理工作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在“青岛文明网”制作“青岛市文明家庭过新年”等34个特色专题,策划开展“车轮上的文明”“动动手指传文明”“我们家的老规矩”“走近非遗手艺人,寻找青岛街巷的匠人精神”等20余项网络文明传播活动,300万人次参与。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文明的力量”主题宣传。 

文明礼仪宣传

2017年,市文明办总结推广城阳区开展“市民行为理念”和“文明城阳、温馨提示”宣传倡导活动经验做法,印发《青岛市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倡导活动的意见》,举办全市启动仪式暨现场观摩会。征集文明细节提示语、公益LOGO,提炼推出首批日常文明礼仪提示语20条和传统文明礼仪提示语15条。统调市属各媒体集中开设专栏,全年全市推出宣传稿件3000余篇;“青岛文明网”、“文明青岛”微信公众号开设“小细节大文明”“青岛好人大家谈”“雅娟与您说文明”等特色专栏,喜马拉雅、今日头条号、企鹅号、凤凰青岛等APP同步推出。《光明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青岛市开展“您懂得,别忘了”文明细节提示语宣传推广活动有关做法。实施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修订完善《青岛市民文明礼仪手册》,从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生活、文明社交、文明旅游、文明婚丧等6个方面宣传文明礼仪规范。开展文明细节提示“五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针对不文明行为依法逐项开展专项治理。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市民文明巡访团等开展不文明行为巡访巡查。将《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施行纳入全市执法检查体系,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

(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