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
2020-03-18

1901大事记

2月 青岛第一家民营中文周报《胶州报》创刊。

3月25日 德国汉美轮船公司始开青岛至德国航线。

5月 小港工程竣工,大港开工建设。

6月20日 德华神学院开学。

7月 德国律师在青岛开创律师行业。

本年 瑞士同善教会在青岛创办教会中学,后由德国人卫礼贤接管,命名为礼贤书院。

 

建设德人街区

德国殖民当局为维护统治秩序,推行殖民歧视政策,规定前海滨海一带为外国人居住区,大鲍岛和埠头区为华人(主要是工商界人士)经营居住区,而条件很差的台东、台西一带成为中国劳动人民的聚居区。德人将青岛区的许多马路以德国人名、地名命名,中国人居住区的街道则命以中国地名。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清朝贵族和绅富的迁居,1910年德人取消了欧人、华人分区居住的规定。

修建大港码头

1898年9月,德国辟青岛港为自由港,向世界各国开放。德占当局从其长久利益出发,优先建设港口设施。1901年小港码头修竣,同时开工修建大港码头。至1908年,大港码头规模基本形成。

图为1901年的青岛市中心建筑图

图为1901年建成的青岛火车站。

图为1901年,为建筑总督府成立的木器加工车间。

图为1901年,为建筑总督府成立的木器修理车间。

1901年2月,民主革命者朱淇创办山东省第一家民营中文周报。该报因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遭清政府嫉视,1903年被改版,1907年后终刊。

1901年,瑞士同善教会在青岛创办教会中学,后由德国人卫礼贤接管,名为礼贤书院。初在今胶州路,后迁至今上海路。1923年改为礼贤中学,1952年改为青岛第九中学。

德国侵占青岛后,德意志帝国邮局垄断了青岛的全部邮政业务,并开始使用德国国内发行的邮票。1901年起在青岛发行“胶州邮票”等,全面把持青岛的邮政业。图为德国发行的含有殖民统治色彩的青岛早期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