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3

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置不过百年,但其所辖地域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就汇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部落不族和其族在今城阳镇一带繁衍生息。青岛地域的祖先创造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夏代,青岛地域属莱夷,商代仍为莱族聚居区,对这里进行了早期开发,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古代文明。西月时青岛地域属夷国。春秋时期,青岛地域为介国、夷国等诸侯国属地,后归于齐。战国时期,青岛地域大部属即墨。秦代青岛地域分属琅琊郡和胶东郡。汉代属胶东国、琅琊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属青州、光州和胶州。隋朝属高密、东莱郡。唐、宋时期分属河南道和京东东路的莱州、密州,元朝属胶州。明朝属山东莱州府。清朝属莱州府之胶州、平度州。唐宋以来,胶州湾的军事地位已为兵家所重视,当时的板桥镇是重要的军事和商贸海港。明初在此设海防、建卫所、筑炮台,抵御倭寇侵袭。明万历年间“海禁”结束后,港航活动相对发达的胶州湾成为中国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商业口岸和集地,一度出现了“百物鳞集,千艘云屯”的繁荣景象,至青岛设防建置之前青岛口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重要商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