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
2020-03-16

1922 大事记

2月4日 华盛顿会议中日两国代表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

5月6日 中国接防胶济铁路,日军撤离。

5月25日 北京政府调军舰来青岛担任水上警备。

11月18日 北京政府公布青岛施行市自治令。

12月5日 《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签字。

 

度尽千劫庆回归

1921年11月,中国代表在太平洋会议(即华盛顿会议)上,再次表示要无条件收回青岛,日本则坚持中日之间直接交涉,并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1922年2月4日,太平洋会议即将结束之际,英、美强迫中国让步。中国政府屈服于压力,不顾国内人民的反对,同意中日直接交涉,两国代表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依照条约规定,中日双方各派三人为委员,共同组成中日联合委员会,负责办理移交青岛及附属公产,处理胶济铁路、矿山、盐田、无线电台等事宜。经过5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议定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及《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等。1922年11月17日,北洋政府颁布《胶澳商埠暂行章程》,决定青岛收回后开辟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于北洋政府。11月18日,北洋政府公布青岛施行市自治令。11月30日,任命山东省省长熊炳琦兼任胶澳商埠督办,负责接收青岛,并会同外交总长、鲁案善后督办王正廷办理。12月lO日,鲁案善后督办王正廷、胶澳商埠督办熊炳琦代表中国政府,青岛日本守备军司令官由比光卫、民政长官秋山雅之介代表日本政府进行行政事宜交接仪式,由中国正式接收青岛行政,改称胶澳商埠,开始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沦陷于德、日帝国主义统治下长达25年之久的青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图为《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山东悬案细目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