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12~2000.12)
改革开放后的青岛,进入了飞速发展、一日千里的新时代。
1981年4月,青岛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5月,被列入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市已发展成为以外贸港口、轻纺工业、海洋科研、风景旅游为主要特色的初具现代化规模、各项功能较为完善的国际化城市。
现在,青岛已是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青岛港已跨入年吞吐能力逾亿吨的世界大港行列;1998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121.3万TEU,居全国第二位。在轻纺、食品、饮料工业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其中青岛啤酒的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青岛是全国重要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其橡胶工业产值、利税已跃入全国前三位。近年来,青岛的空调器、电冰箱销售总额始终高居榜首,其中家用电冰箱出口亦居全国第一。青岛现已形成规模的十大企业集团:海尔、海信、青啤、颐中、澳柯玛、双星、青纺联、凯联、青钢、一汽青岛汽车厂,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对全市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