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大事记
1月22日 “青岛东方红”等23个造反组织在汇泉广场举行夺权大会,成立“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宣称接管市委、市人委的一切权力。
1月30日 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报道“青岛市革命造反派”大联合的消息。
1月3 1日 以王效禹为首的“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赴济代表团前往济南,篡夺山东省的领导权。
2月19日 “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常委成立核心小组。
3月1日 “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改名为“青岛市革命委员会”。15日,市革委公布组织机构设置。
3月31日 市革委常委听取“文革”办公室《关于当前青岛市资本主义反革命复辟逆流的表现及迎头痛击反革命复辟逆流的意见》汇报,决定在全市掀起“斗、批、改”高潮。
5月17日 市革委发出《给全市无产阶级革命派、革命群众、革命干部的公开信》,号召向所谓“党内头号野心家及其在青岛的代理人”发动总攻击。
7月27日 市革委决定成立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建没领导小组。
7月31日 青岛市革命委员会、青岛卫戍区司令部联合通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冲击市革委生产指挥部。
8月17日 市革委决定成立制止武斗指挥部。
10月11日 市革委召开全委会,决定组织常委、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斗私批修为纲,促进机关工作革命化”。
10月19日 市革委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号召尚留在城市的上山下乡和支援边疆的知识青年迅速返回各自岗位。
10月26日 青岛市中小学掀起“复课闹革命”的新高潮,90%以上的中等学校和市区的全部小学复课。
12月5~6日 青岛市连续发生武斗76起。
12月12日 市革委举行大会,欢送青岛市首批中学生到诸城农村安家落户。
“造反夺权”
1967年1月22日,“青岛东方红”、轻工造反分部、八一兵团、大中学校红卫兵总部等23个群众造反派组织,在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顾问康生等人的支持下,由青岛市副市长王效禹等参与策划,联合夺取了中共青岛市委、市人委的一切权力,组成了“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同年3月1日,改称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并对全市实行所谓的“一元化”领导。《人民日报》1月30曰就此发表《关键在于大联合》的社论,对青岛夺权予以支持。随后全市进入层层夺权,至9月6日,青岛市绝大多数单位均被群众造反派组织夺权,并建立了各级革命委员会,由此引发了青岛全面动乱。“文化大革命”给青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图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表青岛“夺权”的消息,被编成“号外”在街头散发。
“青岛市革命造反委员会”成立
宣传毛泽东思想
图为在青京列车上宣传毛泽东思想。
,
图为纺织机械厂“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海军舰艇上演出。
图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田间地头宣传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