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青岛地方组织志
2013-01-17
概述
第一篇 历届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
中共青岛组
中共青岛独立组
中共青岛支部
中共四方支部
中共青岛支部
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
中共青岛市执行委员会
中共青岛特支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青岛市临时委员会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青岛特别支部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胶东区委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滨海区委辖中共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四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辖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胶东区委辖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滨北地委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
第三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
第四节 中共青岛市第三届委员会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市级政权党组织
第六节 中共青岛市第四届委员会
第七节 中共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
第八节 中共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篇 历次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第一章 历次代表会议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次代表会议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次代表会议
第二章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 中共青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第四节 中共青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第五节 中共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第六节 中共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三篇 重大决策纪略
第一章 领导反帝爱国斗争
第二章 领导抗日斗争
第一节 青岛学生抗日救亡活动
成立“反日救国会”,赴南京请愿
组织海鸥剧社,宣传爱国抗日
成立“抗日救国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第二节 青岛“左联”抗日救亡活动
第三节 1936年青岛工人反日大罢工
第四节 成立崂山抗日游击队
第五节 青岛沦陷后,领导人民的反日斗争
第三章 领导反美、蒋斗争
第一节 反甄审斗争
第二节 三次反美怒潮
第三节 反饥饿反内战
第四节 情报与对敌分化瓦解工作
情报工作
对敌分化瓦解
第五节 护厂护校,迎接解放
笫四章 巩固政权,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节 接管青岛
第二节 稳定社会秩序
清匪、肃特
打击刑事犯罪,刹住抢劫风
收容散兵游勇,遣返“难民”,进行反动党团登记,取缔反动会道门
打击金银贩子,取缔金融黑市
取缔和改造娼妓,禁毒、禁赌
加强交通、消防管理工作
清除垃圾,整顿市容
第三节 民主建政
第四节 恢复与发展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市场经济,安定人民生活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扶持和发展的方针
围绕生产建设中心,开展了以爱国增产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竞赛活动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六节 领导郊区土地改革
第七节 城市民主改革
第八节 抗美援朝运动
第九节 “三反”和“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
“五反”运动
第十节 内部肃反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郊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十二节 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笫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节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
加强农业战线,发展农业生产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支农产品生产
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紧缩财政开支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
第二节 批林整风
第三节 批林批孔
第四节 全面整顿
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批判资产阶级派性
落实党的政策
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
第七章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斗争
第二节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补课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
企业改革
流通体制改革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对外开放
发展外贸
利用外资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旅游事业
第五节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复查、平反冤、假、错案
第四篇 党务工作
第一章 组织工作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委工作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的发展
基层组织的分布
基层组织建设
笫三节 党员管理
党员的发展
党员结构
党员分布
第四节 整党整风
整党
整风
第五节 县级领导班子建设
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文化结构情况变化
选拨领导干部的原则
提拔县级领导干部的程序
培养提高县级领导干部的主要措施
第六节 干部管理
贯彻党的干部路线
审干工作
培养后备干部
落实干部政策
第七节 老干部工作
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落实生活待遇
创办老年大学,发展老年教育
发挥老干部作用
开展文体活动
第二章 宣传教育
第一节 社会宣传与对外宣传
社会宣传
对外宣传
第二节 思想理论教育与研究
理论教育
党员教育
思想理论研究
第三节 宣传队伍与阵地
宣传队伍
宣传阵地
第三章 统一战线
第一节 党派统战工作
第二节 工商统战工作
第三节 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
第四节 民族统战工作
第五节 宗教统战工作
第六节 对台(湾)工作
宣传教育工作
接待联络工作
落实政策工作
经济贸易工作
第七节 海外统战工作
调动各界人士力量,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接待工作
通过联谊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八节 落实统战政策
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
落实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被挤占的办公用房
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落实台胞、台属政策
落实错划右派的政策
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清退“文化大革命”中的查抄财物
落实私房政策
第四章 纪律检查
第一节 党风党纪建设
党风党纪教育
反对腐败,纠正党内不正之风
加强党内监督
建立党风建设责任制
积极支持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 执纪办案
查处案件
案件甄别复查
申诉、举报处理
第三节 队伍建设
第五章 党校培训
第一节 教学工作
教学对象、班次设置和教学内容
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
教师队伍
教学管理和教学设备
第二节 科研工作
第六章 党史征集与研究
第一节 资料征集
第二节 党史研究
第三节 服务现实
第七章 信访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制度建设
第三节 组织协调
第四节 信访处理
编后记
第一篇 历届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
中共青岛组
中共青岛独立组
中共青岛支部
中共四方支部
中共青岛支部
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
第二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中共青岛支部联合干事会
中共青岛市执行委员会
中共青岛特支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青岛市临时委员会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青岛特别支部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胶东区委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滨海区委辖中共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四节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辖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胶东区委辖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中共滨北地委辖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共青岛地方组织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
第三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
第四节 中共青岛市第三届委员会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市级政权党组织
第六节 中共青岛市第四届委员会
第七节 中共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
第八节 中共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篇 历次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第一章 历次代表会议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次代表会议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次代表会议
第二章 历次代表大会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
第二节 中共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第三节 中共青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第四节 中共青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第五节 中共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第六节 中共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第三篇 重大决策纪略
第一章 领导反帝爱国斗争
第二章 领导抗日斗争
第一节 青岛学生抗日救亡活动
成立“反日救国会”,赴南京请愿
组织海鸥剧社,宣传爱国抗日
成立“抗日救国会”,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第二节 青岛“左联”抗日救亡活动
第三节 1936年青岛工人反日大罢工
第四节 成立崂山抗日游击队
第五节 青岛沦陷后,领导人民的反日斗争
第三章 领导反美、蒋斗争
第一节 反甄审斗争
第二节 三次反美怒潮
第三节 反饥饿反内战
第四节 情报与对敌分化瓦解工作
情报工作
对敌分化瓦解
第五节 护厂护校,迎接解放
笫四章 巩固政权,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节 接管青岛
第二节 稳定社会秩序
清匪、肃特
打击刑事犯罪,刹住抢劫风
收容散兵游勇,遣返“难民”,进行反动党团登记,取缔反动会道门
打击金银贩子,取缔金融黑市
取缔和改造娼妓,禁毒、禁赌
加强交通、消防管理工作
清除垃圾,整顿市容
第三节 民主建政
第四节 恢复与发展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稳定市场经济,安定人民生活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扶持和发展的方针
围绕生产建设中心,开展了以爱国增产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竞赛活动
第五节 镇压反革命运动
第六节 领导郊区土地改革
第七节 城市民主改革
第八节 抗美援朝运动
第九节 “三反”和“五反”运动
“三反”运动
“五反”运动
第十节 内部肃反
第十一节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郊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十二节 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
笫五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节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第三节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
加强农业战线,发展农业生产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支农产品生产
大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紧缩财政开支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六章“文化大革命”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
第二节 批林整风
第三节 批林批孔
第四节 全面整顿
整顿各级领导班子
批判资产阶级派性
落实党的政策
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
第七章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斗争
第二节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补课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
企业改革
流通体制改革
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第四节 对外开放
发展外贸
利用外资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旅游事业
第五节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复查、平反冤、假、错案
第四篇 党务工作
第一章 组织工作
第一节 中共青岛市委工作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的发展
基层组织的分布
基层组织建设
笫三节 党员管理
党员的发展
党员结构
党员分布
第四节 整党整风
整党
整风
第五节 县级领导班子建设
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年龄、文化结构情况变化
选拨领导干部的原则
提拔县级领导干部的程序
培养提高县级领导干部的主要措施
第六节 干部管理
贯彻党的干部路线
审干工作
培养后备干部
落实干部政策
第七节 老干部工作
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落实生活待遇
创办老年大学,发展老年教育
发挥老干部作用
开展文体活动
第二章 宣传教育
第一节 社会宣传与对外宣传
社会宣传
对外宣传
第二节 思想理论教育与研究
理论教育
党员教育
思想理论研究
第三节 宣传队伍与阵地
宣传队伍
宣传阵地
第三章 统一战线
第一节 党派统战工作
第二节 工商统战工作
第三节 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
第四节 民族统战工作
第五节 宗教统战工作
第六节 对台(湾)工作
宣传教育工作
接待联络工作
落实政策工作
经济贸易工作
第七节 海外统战工作
调动各界人士力量,拓展海外统战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接待工作
通过联谊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八节 落实统战政策
落实原工商业者政策
落实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被挤占的办公用房
落实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
落实台胞、台属政策
落实错划右派的政策
落实民族、宗教政策
清退“文化大革命”中的查抄财物
落实私房政策
第四章 纪律检查
第一节 党风党纪建设
党风党纪教育
反对腐败,纠正党内不正之风
加强党内监督
建立党风建设责任制
积极支持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第二节 执纪办案
查处案件
案件甄别复查
申诉、举报处理
第三节 队伍建设
第五章 党校培训
第一节 教学工作
教学对象、班次设置和教学内容
教学方针和教学方法
教师队伍
教学管理和教学设备
第二节 科研工作
第六章 党史征集与研究
第一节 资料征集
第二节 党史研究
第三节 服务现实
第七章 信访
第一节 机构设置
第二节 制度建设
第三节 组织协调
第四节 信访处理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