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
2019-07-18

第一节 植物种类

青岛地区植物种类丰富繁茂,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最多,组成植被建群种又最多的地区。共有植物资源种类152科654属1 237种与变种(不含温室栽培种及花卉栽培类型)。按生态分:木本植物492种(乔木257种、灌木198种、木质藤本37种),草本植物701种(一年生268种)、蕨类植物44种,分别占39.8%、56.7%和3.5%;按种类数量分,3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102种),蔷薇科(79种)、豆科(73种)、禾本科(70种)、唇形花科(38种)、百合科(34种)、莎草科(33种)等;按生活型分:高位芽植物495种、地上芽植物15种、地下芽植物47种、一年生植物268种、蕨类植物44种,分别占40%、1.2%、29.8%、3.8%、21.7%和3.5%;按科、属、种成份分:草本植物及蕨类植物是优势种,占60%,木本植物占40%,另有常绿、半常绿自然分布的阔叶乔灌木9科10属11种。

原生木本植物区系共有66科136属332种,分别占山东木本植物区系、科、属、种总数的93%、84%和80.2%。属的地理成分,分别为连云港市的103%、泰山的123.6%、辽东半岛的121.4%,足以说明青岛地区是暖温带植物资源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第二节 地理区系

青岛地区在世界植物区系分区中,隶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起源于北极第三纪植物区系,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及东亚海洋性季风区的边缘。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寒冷晴燥,夏季受海洋调节,湿热多雨,雨热同期。发育形成的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即夏绿林。并混有热带、亚热带及东北成分植物,有些种类是国内自然分布区最北或最南界。植被主要组成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具有其地带性植被类型特点。植被的主要特征是成分多样。除典型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外,山东半岛地史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洪积尚与辽东半岛相连,保留不少东北成分,有些种类成为国内自然分布区最南界;地史时期,第三纪中新世,大陆与日本本土尚未分离,一些日本成分植物亦遍及青岛地区;还有一些欧洲、中亚成分植物由西部延伸至此;青岛地区向西与华北平原无高山相阻,两地植物相互渗透,又增加了温带成分;南部与植物区系丰富的亚热带相连接,大量具有热带亲缘和亚热带成分植物分布至此,常绿阔叶乔灌木及草本植物,有些种是国内自然分布区最北界。同时,由于自然地史原因和植物本身演化结果,世界各种地理区系成分遗留或相互渗透。建国后,又有计划地开展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工作,大大增加了欧美、日本、地中海及东亚区系成分。不少种已“乡土化”,并组成植物群落的建群种、共建种和优势种。 

北温带区系成分植物木本植物38属,占总属数的29.2%,主要有:糠椴(Tilia mandshurica)、紫椴(Tilia mongol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色木(Acer mono)、硕桦(Betula costata)、辽东枞木(Aralia elat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荚蘼类(Viburnum)、杜鹃花类(Rhododendron)等;草本植物有:两色鸟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鹿蹄草(Pyrolarotundifolia)等。 

中国—日本成分植物木本植物共有114属,占木本植物区系的87.7%,新引进的有10余种。除赤松(Pinus densiflora)外,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棣棠花属(Kerria)、化香(Platycrya strobilacea)、白木鸟柏(Sapium japonica)、糙叶树(Aphananthe aspera)、朴属(Celtis)、榆属(Ulmus)、榉属(Zelkova)、桔梗属(Platycodon)、射干属(Belamcanda)等都是。 

热带亲缘及亚热带成分  乔木树种有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山茶(Camellia japonica)、红枝柴(Meliosma oldhamii)、多花泡花树(Meliosma myriantha)、柘(Cudrania tricaspidata)、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num)、盐肤木(Rhus chinensis)、野茉莉(Styrax japonica)、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等;灌木及藤本有大叶大胡颓子(Elaeagnus macrophylla)、山胡椒属(Lindera)、五叶木通(Akebia quinata)、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杠柳(Periploca sepium)等;草本植物有白花菜(Gynanll dropsis gynandra)、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白羊草(Bothriochioa ischaemum)等。

木本植物另有:世界分布区类型6属(占5%),泛热带分布类型24属(占18.5%),旧大陆热带分布类型7属(占5.4%),热带亚洲分布类型5属(占3.8%),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14属(占10.7%),旧大陆温带分布类型10属(占7.7%),东亚分布类型19属(占14.6%),尚有热带亚洲及热带大洋洲、温带亚洲、热带亚洲、热带美州间断分布类型等。区域内还分布有部分起源古老的单型属,少型属树种。

植被特点是典型的北温带成分,同时,地理区系成分是多样的,植物区系成分存在更多的喜暖祖先。由于农业历史悠久,常期人为经济活动,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综合影响,除少数地片为次生自然植被外,均为栽培植被。外来植物主要来自北美、欧洲、日本以及国内各地约200余种,形成群落建群种并成为主要森林植被已“乡土化”的有39科58属120余种。特有植物种类有:崂山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芝罘卫矛(Evonymus verucosus var tchefouensis)、青岛拢牛儿苗(Geranium tsingtauense)、崂山蓟(Cirsium uninervium var. lanshanense)、崂山谷精草(Eriocaulon nipponicum var. laushanense)、崂山鳞毛蕨(Dryopteris laoshanensis)、矛状紫萁(Osmunda japonica var. ublancea)、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刺齿凤尾蕨(Peris dispar)、巴兰贯众(Cyrtomium balansae)、刺头复叶耳蕨(Arachniodes exilis)、有边瓦苇(Lepisorus marginatus)等。

青岛地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植被面积7846.06平方公里,植被总覆盖率为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