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商住宅旧址】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号,建于1897~1914年间。德式住宅。占地110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34.7平方米,砖石结构二层楼房,有阁楼和地下室。三段式,花岗岩墙基,折坡屋面,西南向有六角形阳台,敞廊石柱挑檐,南向墙外石砌楼梯至二层平台,使建筑富于变化。
英商住宅旧址
【古西那辽瓦住宅旧址】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8号,建于20世纪初,系俄侨古西那辽瓦住所,后曾为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司令李弥私宅。地上2层,有阁楼,地下1层,砖石结构,占地10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71.47平方米。三段式,花岗岩墙基,红瓦折坡屋面,大门东向,花岗岩引梯。大门左边有六角形翼楼,楼顶有一圆盔状小塔。正门前有甬道,上有木制花状挑檐。室内长条木板地,有护墙板,室内高约4米,每间房屋至少有两个门。
古西那辽瓦住宅旧址
【总督府童子学堂旧址】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9号,建于1900~1901年。初为总督府童子学堂,专收德国在青岛的贵族学生。建筑采用了19世纪末中西混合式公共建筑风格。地上2层,并有地下室和阁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58平方米。楼体造型对称,大门设在
中央,内凹的中段建筑体高於两侧配楼。主楼南墙呈开放式。一楼以数根直立石柱构成拱门,二层有中式雕饰木制阳台。室内木板地,木制楼梯通向二楼。
总督府童子学堂旧址
【伯尔根美利住宅旧址】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0号,建于20世纪初期。此楼原系美国牧师伯尔根美利私宅,后将该楼赠与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欧式住宅建筑。占地1113.33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2层,有阁楼及地下室。三段式,花岗岩大石墙基,折坡屋面,顶有老虎窗。立面对称,拱形窗户,隅石转角,二层阳台有绿釉鼓形栏杆。室内木板地,共有17个房间,门、窗楼梯挟手柱有雕饰。
伯尔根美利住宅旧址
【德侨潘宅旧址】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2号,建于1897~1914年间。德国式仿古建筑。初为德国海军青岛提督副手的官邸,俗称“二提督楼”。占地1666.68平方米,建筑面积559.92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2层,有地下室和阁楼。三段式,花岗岩墙基,清水墙,墙体变化丰富,立面不对称,不规则。东大门为欧洲古堡式塔楼,六角形。墙体多雕饰,南侧西侧置木挟手凉台,檐下木架构外露。红牛舌瓦折坡屋面。室内木板地,楼梯挟手、门窗、梁柱等处理细微,窗棂为舰形图案。设有卧室、舞厅、会客室等。
德侨潘宅旧址
【江苏路基督教堂】 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5号,建于1908~1910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设计。为砖石结构德国古堡式建筑。(详见31页)
江苏路基督教堂
【总督府野战医院旧址】位于市南区江苏路18号内,建于1899~1905年。总督府野战医院。建筑面积约5148.87平方米,高约12米。地上2层,有阁楼及地下室。正门朝南,墙面镶有山花,黄色水刷墙,中轴线对称。折坡屋顶上有对称气窗,二层外挑阳台。转角隅
石护角,窗为券形,均以条石镶边。房间高约4米,一、二层过道为棋状水磨石地面,房间内为木地板铺设。
总督府野战医院旧址
【汇丰银行经理住宅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4号,建于1899~1914年,占地面积110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13平方米,为砖石结构,三段式建筑,折坡屋面,牛舌瓦,东西北各有石台阶,地上2层,地下l层,室内有地板地。
汇丰银行经理住宅旧址
【天主教会宿舍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8号,建于1899年。青岛市区现存最早的德国公寓式建筑之一。占地面积108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397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有阁楼。花岗岩条石砌基,灰色清水墙,隅石勒墙角,多折坡屋面。东西两面中间入口处突出墙外,各有一座花岗石条砌券门套,引梯向上为折角式堡楼,清水砖勾缝墙面,原顶部有哥特式尖塔,后被拆除。临街窗均由条石嵌套,室内地板地,天花板石膏雕花和线饰。房间高3.8米,宽敞明亮。
天主教会宿舍旧址
【黑氏饭店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11号,1924年。德国古典复兴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局部3层,地下1层,有阁楼。花岗岩砌基,刻线花岗石外墙,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轴线对称,入口处凸出墙面做折角塔形设计,两翼平檐,转角处各有一尖顶饰柱。登8级石阶引梯至一层,4根圆石柱角形排列,撑起挑廊,二层券形窗,三层露台退墙线有牌坊式弧形山墙,中间和两边各有尖顶饰柱,一、二层均为券形嵌石套木窗。室内地板,有雕花木挟梯。整体造型变化丰富,别具一格。
黑氏饭店旧址
【开治酒店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16号,建于1913年。德人威廉・开治创办的餐饮酒店。德国三段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260,29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有阁楼。花岗岩蘑菇石砌基,水纹墙石,折坡屋顶有气窗。平面呈不规则形。主立面入口处设在北面,中间平檐,两翼各有弧顶山墙,券形门嵌有贴面石膏。南面入口处有雨蓬式挑台,二层东南有弧形内凉台,室内松木地板,有旋转式木制挟梯,天花板有雕花藻井和线饰,房间可以互通,宽敞明亮,视野开阔。建筑造型风格独特,典雅华贵。
开治酒店旧址
【德国公寓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22号,建于1903年。青岛现存德占时期早期公寓建筑之一。三段式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立面东向、中轴线对称,两翼有巴洛克式山花墙,中为平檐,下有向日葵石刻花饰。地上2层,地下l层,有阁楼。花岗石砌基,水刷石墙,折坡屋面,临街一、二层为嵌石边券形窗,原为敞廊凉台后封闭。一层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门通向二层,角门后退墙线一米,半圆敞廊,上复绿盔帽铁皮屋面。造型古朴典雅。
德国公寓旧址
【东莱银行大楼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37号,建于1923年。青岛近代中西混合式风格银行建筑。占地面积4420平方米,建筑面积3579.87平方米,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3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为27.6米。花岗蘑菇条石砌基,刻线凹缝花岗石墙面,折坡屋面有气窗。主立面南向,采取欧洲文艺复兴式三段分隔法,建筑中部及四周略有外突。中间入口处有石阶引梯至一层,两根圆石柱撑起券廊,二、三层为贴面石柱敞廊露台,栏杆为绿釉瓷葫芦状栅孔。顶部为三角山墙,两翼三层上有雕饰护墙板,装饰华丽。整体造型庄重挺拔,坚固美观。
东莱银行大楼旧址
【德式建筑】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44~46号,建于1897~1914年间。青岛著名的近代街景建筑。总建筑面积1784.85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l层,有阁楼。平面呈折角形。花岗岩粗石勒脚,清水红砖勾缝墙面。临街拐角处为主立面,建有连边体式三层
高的凹面墙六角型堡楼,券形窗洞,平顶屋面。两翼屋檐上部采用四分扁圆券洞口,引体向上隆起清水砖嵌边的山花。临街一、二层全部为清水墙勾缝套边的券形窗,折坡屋面,檐口用清水砖作拱形花饰。线条流畅,造型典雅,别具一格。
德式建筑
【新新公寓旧址】 位于市南区湖南路72号,建于1935年。青岛近代新型公寓式建筑。占地面积1142平方米,建筑面积7222平方米。原为地上4层,后接为5层,地下l层。平面呈L形座落在湖南路、蒙阴路拐角处。花岗岩方石砌基,波纹墙饰贴面,方形木窗,平面屋顶,钢筋混凝土结构。自二层向上,每层窗外有环墙腰带式露天阳台。正门东向,贴石嵌门套。室内大厅回形设计,顶部有透明拱形玻璃天窗。房间地板,窗口均临街,采光通风良好。
新新公寓旧址
【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旧址】 位于市南区常州路9号,建于1899年。此楼初作邮电所使用,1930年青岛回教协会筹资购买用做宗教活动的场所至今。砖木结构,地上2层,占地面积15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6.53平方米,乱石墙基,红瓦坡顶屋面,大门东南向。室内有大小房间20余间。
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旧址
【欧人监狱旧址】 位于市南区常州路25号,建于1900年。系德国占领青岛时,用于关押犯罪的欧洲人,时称“欧人监狱”。德国三段式古堡建筑。占地面积6309平方米。大块花岗岩砌墙基,上部为红色清水墙体,圆锥形铜皮尖塔顶。室内以砖墙及粗铁棚分割为若干囚室,部分囚室为木板地。
欧人监狱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