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云龙纹扁壶】 清代乾隆年间制作。19.9厘米、纵7.2厘米、横4.8厘米、腹15厘米、底纵7.6厘米、底横4.7厘米、腹深17.7厘米。壶长方口,长方足,腹为仿钟形。造型庄严华贵。口部饰浅浮雕蕉叶纹。镂雕双兽耳,前后中部半浮雕宝珠,下部饰海水,五爪神龙盘旋于海水之上,云雾之中。龙头正面而视。龙形威武传神,有腾云驾雾之势,呼之欲出之态。双侧浅浮雕相对的两个寒蝉蕉叶纹饰,以巧雕的形式掩盖了一侧的微瑕。足部阴刻单回纹。壶质细腻莹润,色泽清纯雕工精湛,是玉雕中的珍品,从器形及雕工鉴定是乾隆年间制品,能够代表我国封建社会中玉雕发展鼎盛时期的工艺水平。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白玉云龙纹扁壶
【青玉活环莲花嵌红料石圆洗】 清代初期制品。完整青玉雕镂而成。通高5.6厘米、口径16.3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2.5厘米、高5厘米、腹深4.8厘米。呈浅腹微敞口形。口沿浮雕宝相花四朵,每朵花心上嵌红料石一颗,花朵出沿折枝于玉洗腹中部,花茎上各挂一较大圆形活环,外腹上又有四朵浮雕花蕾,在浮雕的花蕾茎上各挂一圆形小活环。花朵及花蕾间各有浅浮雕蕉叶1个,一周雕有8个蕉叶。蕉叶之间有三瓣形和五瓣形小花相连。一周有12个三瓣小花,4个五瓣小花刻于花蕾茎下。腹底雕有浅浮雕的莲花1朵。洗内底雕1朵西蕃莲花,腹内面有4个阴刻蕉叶。整个玉洗玲珑剔透,端庄大方,制造技艺高超,拿起轻轻一摇,活环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实为清初玉雕之上品。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青玉活环莲花嵌红料石圆洗
【玉莲花纹碗】 清代乾隆年间器物。灰白色玉石制成。碗口径12.9,底径4.9厘米、高6.2厘米、腹深5.6厘米、足0.4厘米。碗口沿处的厚度仅0.1厘米。碗底心厚度仅0.2厘米左右。碗呈敞口、花瓣式小圈足。碗的造型完美,玉质细腻莹润。碗沿下2厘米由14朵四瓣小花绕碗一周,花朵之间有三角形框起来的圆形乳突,一周14个。腹部五面开光,均刻1朵6瓣莲花。开光之间上下各有l朵三瓣小花。碗的下部由8对相对的小叶绕碗一周。碗足呈花瓣状。足底部是一朵阴刻的西蕃莲花(内层8个花瓣,外层有16个花瓣)。整体玲珑剔透,由于碗体雕刻得非常薄,虽玉中有黑色脏点(因含杂质铬尖晶矿物所致),仍比较透明。磨制如此薄的立体器物,可谓巧夺天工。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玉莲花纹碗
【碧玉山水嵌白玉人物屏】 清代乾隆年间制。长24.3厘米、宽17厘米。其色泽碧绿莹润,略闪黑黄点。屏顶部雕有团团浮云缭绕于山涧,下面是耸立的岩石,怪姿的古柏,泉水飞流而下,一派浓郁生机。曲曲山径上,5个用白玉雕嵌的“睢阳五老”形象,他们个个舒眉展目,有观景的,有蹒跚而上的,还有说笑逗乐的,其形态楚楚动人。玉屏的背面竖刻五行楷书诗文:“御题五老图:峰如列庐阜,人似会睢阳,意喜泉同洁,形奇松共苍,闹中鲜踪迹,幽处足徜徉,漫鞭游河瑞,吾方愧望洋。”字的四周是相互对称的龙纹和水纹。此玉雕屏手法简练,刀工有力,立体感极强。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碧玉山水嵌白玉人物屏
【白玉亚腰葫芦牌】 一对,清代乾隆年制。色白闪青,质地坚硬。纵长20.8厘米、亚腰宽7厘米、厚0.6厘米。玉牌正面采用高浮雕手法,从顶端到底部倒垂一弯曲粗壮的葫芦枝,叶肥大,丝絮可见,并结有三、四只形态逼真的葫芦。背面采用线刻手法,顶端祥云中一蝙蝠,舒展双翅作下临状,在亚腰上下部的中央各刻一圆圈,内写阳文篆书“大吉”二字。周围遍绕云纹。亚腰处透雕蝙蝠二只,正背面相对为四,整个玉牌雕琢精美,充分显示玉雕工匠卓越的技艺,给人以特殊的美感。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白玉亚腰葫芦牌
【清代白玉缠枝莲纹圆盒】 白玉缠枝莲纹圆盒,清代乾隆年制,色白闪青,质地坚硬,高7.5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9.2厘米。圆盒由器盖与器身组成,器盖呈圆弧形,边沿环刻单回纹,中央浅浮雕一朵盛开的莲花,周围绕以四朵枝叶茂盛的缠枝莲花。器身子母口,腹下收,口沿与圈足沿均环刻单回纹。腹外一周是浅浮雕的缠枝莲花。圈足。此玉盒造型雅丽,雕刻细腻,代表清代玉雕艺术的高超水平。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白玉缠枝莲纹圆盒
【清代青玉人物山子】 清代制品。玉色洁白闪青,质坚莹润,高17.5厘米、宽13厘米、厚约6厘米。整体呈山形,山顶处有亭台,一老者骑仙鹤飞翔于空中,山坡上的两位老者,举首翘望,与骑鹤老者相互拱手致意,山下一株桃树旁卧一小鹿。山子背面还雕有古松,灵芝、小桥及流水。此玉雕,构图颖秀,刀法简练,其山石系采用大斧劈手法,刀锋洒脱有力,是一件艺术价值较高的玉雕作品。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青玉人物山子
【汉代青玉环】 环由整个青玉制成。直径13.4厘米、好径6.1厘米,肉径3.7厘米,厚0.6厘米。圆形,光素无纹。有一处被土浸蚀。被浸处发灰白。近土浸处的地方玉色较暗,除此,环的其他地方色泽莹润呈绿色。绿色中微显有黄色斑点。造型古朴。从琢磨形制上应为汉代较典型的器物。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汉代青玉环
【清代青玉石榴洗】 清代乾隆年间制品。此洗色青质坚,高10.3厘米、长约18厘米,带木雕莲花座,玉洗的主体是一空腹大石榴,空腹处即为洗槽,周围有四个熟透开口的小石榴,一只小蝉趴在上面,神态逼真,再衬缀上几片雕琢精细的叶子,更显得栩栩如生。此玉洗采用了巧雕手法,将带有棕色的玉皮部分做石榴表皮和枝杆,故质感颇强,是一件精美的艺术珍品。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青玉石榴洗
【清代青玉玉兰花插】 清代玉雕。花插用一块完整青玉雕琢而成。花插高18.2厘米、深12厘米、口径3.3厘米。主体为一朵初开的玉兰花。沿主体一周有6个未开的花蕾,3个较小的蕾芽。曲枝盘为镂空的长方形底,花插玉色润泽。底部色泽较深,往上渐浅,至口部色最浅。构思巧妙,雕琢精湛。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青玉玉兰花插
【清代青玉三羊尊】 清乾隆年制。色白闪青,质地坚硬。高5.8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10厘米。底部有3个扁形足,子母口,缺盖,丰肩。肩部饰有一周凸弦纹及浅浮雕云头纹。腹部外附有三只形态各异的立雕羊。一只站立的小羊,一蹄高抬若行若跃,富有雅趣;一只公羊伏卧,嘴下有胡须,两只雄健逼真的大角托于背上,正望着对面的幼羊,若有所思;再一只母羊,两只羊角自然弯曲,像两条辫子,母羊正视前方,安祥地卧着。此玉尊造型古朴、厚重,给人以典雅之感,是一件具有清代乾隆玉雕风格的艺术珍品。现藏青岛市博物馆。
清代青玉三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