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亲东 富 革
原始文明
城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古为东夷之邦,夏商属莱夷之地,先秦归齐属。秦设不其县,至北齐废,历777年。后归属即墨县、崂山县等地。城阳,文化底蕴深厚,地膏气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便是先民居住劳作的乐土。千百年沧海桑田,在这块美丽、富饶、山海平原浑然一体的古老土地上,先民们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奇迹,演绎出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为城阳人民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宝贵的财富。据有关史料及对城阳各处遗址的考证,可以看出不其人的活动轨迹。距今约6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其山周围人口稀疏,先人们结伙进山打猎,采集野果,一部分居住在现今墨水河两岸或傍山的平原。今城阳区的上马一带为古大陆,积成岩较平坦,地面石板,土层单薄、贫瘠,不易生长树木,适合防御野兽的侵袭,这也是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其人选择居住区的一个特点。根据对域内文化层遗物的考察,古不其人主要食用海贝、海虾、禽兽、山果等,农业不够发达。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即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不其人披荆斩棘,开始深入到草木丛生、森林茂密的白沙河和墨水河等平坦流域以及山区附近,定居规模扩大,生存功能增强,因而有了城子遗址、半千子遗址等众多古不其人的居住点。这些原始居住点的建立,使人口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增长,数量由数十人、数百人以至发展到数千人以上。此时,他们已敢于与深山密林及草丛之中的猛兽作斗争,并设法杀死它们,食其肉,穿其皮,并能开垦土地,进行耕种与收获。人们在生火煮食的同时,发现和得到了泥土的烧制品,又发明手工制陶工艺。从出土的陶制品可以看出,技术由粗到细,进而达到精巧细致。出土的一些黑陶,黑如漆,明如镜,硬如玉,声如磬,薄如纸,造型优美,不但为全国之冠,而且享誉世界。东岳时期,上承龙山文化,下启殷商文化,城阳域内夏庄街道办事处冷家沙沟等遗址就是东岳石文化的典型代表,也证明是古不其人的部落居住地。他们使用的石器、骨器等用具,造型精美,讲究实用。在今崂山区北宅深山的晖流村出土的一件青石亚字石斧,说明古不其人的足迹已遍布当时的不其山山脉即今崂山山脉的许多角落。众多文物的发掘,从不同角度可充分说明先民们在这里居住生息,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发展了城阳古老的文化,从而也可以证实,古城阳是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半岛古人类文明的摇篮地。
文化遗址
城阳以悠久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灿烂的文化。据考古发现,城阳域内有龙山文化遗址、东岳石文化遗址及东周墓群、汉代墓群等20多处,主要分布在城阳、夏庄、惜福镇等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城子、西宅子头、半千子、冷家沙沟东岳石文化,霸王台商代遗址、西窑顶东周遗址及财贝沟东周墓群等。
城子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墨水河南岸的城阳镇城子村东北100米处的高约25米的坡地上。这里原为古不其县城的东北角,地势较高,当地群众俗称其为“东城顶”。遗址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00米,西、北两面为断崖。遗址上,东、西排列着两座土堆形古墓。其中小的在西,称“拜斗台”,直径约7米,高约3米;大的在东,当地群众称之为“梁王坟”,直径20米,高约5米,两墓相距50米。遗址西靠胶州湾,北临墨水河,境域宽阔,是墨水河下游的冲积平原带。该遗址发现于1963年,因当时遗址上为菜地,故文化层面受破坏严重,许多遗物暴露出来,见有许多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文化遗物。石器有单孔扁平石斧、长形扁平石铲、半月形双孔石刀、长方形带孔砺石、石锛、石凿、石镰、石矛、石网坠等,出土的石器均通体磨光,刃部锋利,制作精致;骨器有骨锥、骨镞、骨锯等;陶器有泥质灰陶平底浅腹盆、泥质黑陶杯,以灰陶、黑陶为主,红陶次之。出土的陶器系轮制,胎质坚硬,造型优美。据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时档案记载,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曾组织专人在不其城遗址多次进行盗掘。许多被盗走的文物现藏于日本东京大学。此遗址经专家考证,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此处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城阳域内首个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址。
西宅子头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城阳区夏庄镇西部,北邻王乔崮山,西靠凤凰山,东与南有白沙河支流环流而过。该遗址发现于1952年。据档案资料记载,当时此处正种植果树,苗圃工人在打井时,于地下4米深处发现一件泥质黑陶罐、一件夹砂黑陶及一些陶片等。泥质黑陶罐口径141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215厘米,高243厘米,折沿平口,直径鼓腹平底,选用细泥轮制,通身漆黑磨光,胎薄坚硬。夹砂黑陶分两层,有三足,口上有盖,属饮食用具。出土的文物造型细腻规整,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专家考证,属于龙山文化遗物。因遗址埋藏于地下4米多深处,地表无遗物和遗迹暴露,故遗址面积不详。此处遗址是青岛历史上的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是解放后早期发现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它对考古界帮助很大,当时出土的遗物曾专程送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此处遗址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千子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惜福镇傅家埠村东北约200米处,西距西宅子头龙山文化遗址约3公里。相传早期此处原有500户居民,故名“半千子”。遗址地势较高,东临铁骑山,可遥望胶州湾,南有小河,北有沟渠,自东而西,常年流水。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土质为黄粘土,上层多沙较松,含较多鹅卵石,因无断层,故文化层情况不详。遗址于1958年春首次发现,经挖掘见有许多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锛、石斧、石锉、双孔石刀、石棒、残石盘;陶器有鼎足和各种器皿的口、沿、把手等。石器制作精致、均有磨光,其中一件长宽各1厘米的小锉,通身磨光且很薄,制造尤为精巧。出土的陶器中红陶多于黑陶,还有少量的白陶片。陶足大部分呈圆锥式,也有断面呈扁锥式和三角锥式等。专家从陶器造型、制作及火候掌握等工艺分析考证,该处属龙山文化遗址。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冷家沙沟东岳石文化遗址位于夏庄冷家沙沟村西。遗址东端压在冷家沙沟村下,西至贾家营村,东西约250米,南北约200米,地处白沙河北岸的河谷平原,南依王乔崮,东靠崂山水库和华楼山,西距宅子头遗址约1公里,北距半千子遗址约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也是原始人居住之佳地。该遗址是1981年12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82年再次考查,发现一批石器和残陶器。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刀等;残陶器有黑陶片、鼎足及陶器沿、底、把手等。出土的残陶器漆黑且有光泽,硬度大,胎薄,其中一件厚仅15毫米。陶身饰有弦鼓纹,鼎足短小,一般高1厘米左右,多为乳丁形,也有方便铲式和鬼脸式。经专家分析,应为龙山文化晚期至东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现保存完好。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霸王台商代遗址位于夏庄云头崮村北的石门山脚下的云头崮水库之中,原址一面着陆,三面临水,属黄土台地,高出地面8米多,东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台地面积逐年缩小,现仅存1/10,原有的小河已于1958年截为云头崮水库,使遗址成为孤岛。传说楚霸王项羽与韩信交战时,曾以此台地为营点将而得名。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后多次调查,发现文化层较厚,内容丰富。1956年,此处遗址虽未正式发掘,但山东大学师生曾多次来此考查。采集到的遗物有石镞和大量饰有粗细绳纹的灰陶片。1958年修云头崮水库时,发现许多灶址,暴露出许多灰坑,有的坑直径2米,深约1米,直壁平底。其中有一灰坑,摆放着椭圆形大卵石,表面光滑,中间微凹,存有打制痕迹。同时还发现圆形屋坑及垃圾,出土有石器、陶器、铜镞、铁镞、兽骨等。另外,清代道光年间,山民在此附近凿井时得古戟头一枝,斑锈甚重,其时不识何年代所遗。1956年,该遗址被专家鉴定为商代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处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窑顶东周遗址位于夏庄马家古镇村西,相传古代附近是驻兵之处,因这一带有五个村均用“古镇”冠以姓氏而取名的。遗址是在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高约3米的黄土高地上。其土质适宜烧制砖瓦,自清代末在此设窑,因位于村西,故村民惯称“西窑顶”。遗址地处白沙河西岸,北去15公里是宅子头遗址,东去2公里是冷家沙沟遗址。遗址因建窑取土遭到破坏后,村民在此经常发现文物,当时多因人们迷信这是不祥之物而毁掉。1951年文物考查时,发现断崖中暴露出大量陶片,同时从窑工手中征集到铜鼎、铜镞各一件。1955年又采集到石斧、石镰、石锛、石凿、石网坠及残石臼各一件。石臼保持天然石块形式,未见凿痕,枣核形的槽内部光洁细腻;石镰形状似戈头,豆绿色,精巧而美观。1956年7月,山东省博物馆馆长王献唐率考古队到青岛,会同地方文物管理部门组成西窑顶发掘小组,经过半个多月的发掘,共打探沟两条,发掘总面积241平方米。其中一条探沟中发现8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灰坑,最大的直径2.6米,深0.75米;最小的直径1.4米,深0.65米。灰坑底部平坦,坑壁较直,土质坚硬。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等。遗址内还有方形古井一眼,至水面深7米。根据遗物的制作、造型、纹饰等多方面考证,专家确认此处属东周时期居民点。1982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处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财贝沟东周墓群位于夏庄镇安乐村西侧,沟为东南至西北走向,长约500米,宽约70米,深约5米。财贝沟的地势较高,东依崂山,西有丹山,北临源头河,与古老的法海寺隔河相望,是崂山山脉的峡谷地带。早年村民在大雨冲刷后或在沟中取土时,经常能捡到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玛瑙及贝币等出土文物,人们把这些东西当为“宝贝”、“财贝”,或卖掉换钱票,或兑换用品,时间久了,人们就叫这条沟为“财贝沟”。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时期(1914~1922年),日本侵略者多次派人到财贝沟盗取文物。解放前,当地的农民一度兴起在夜间纷纷掌灯到这里寻“宝贝”的风潮。后来,人们又传说挖掘故人遗物不吉利,要遭瞎眼、断腿等报应,并又煞有介事地风传了一番,才使寻“宝贝”的风潮渐渐停息下来。解放后,国家文物部门曾多次来此考查,发掘到的文物有铜鼎、铜鼓、铜剑、铜马嚼、铜戈、铜豆、铜洗及石珠、贝币等。1974年,当地群众在沟西侧断崖取土,于1.5米深处挖出8个墓葬,里面除有零星碎骨外,还出土了一批较完整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排列整齐,有腹饰窃曲纹铜鼎、带提梁的铜壶、腹内阴刻双鱼的铜洗、耳部饰陶纹的铜舟及素面玛瑙环等。其中一件完整的铜豆盘,是盛食物的用具,与当今的水果盘相仿,造型非常优美;铜豆盘带盖,盖上有3个鼎立环纽,可以倒置当作盘用;铜豆盘两侧还有对称的环耳;豆盘高40厘米。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和花纹考证,考古专家们认为,这批青铜器的年代应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因此墓群应为东周时代的古墓群。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处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此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青岛市城阳区史志办公室)